國術大唐 第二章 沿河苦修

作者 ︰ 楚人接輿

一夜無事,第二天雞鳴聲隱隱自山下傳來時,段達已洗漱完畢,來到派中的大廣場上。開始一邊練習基礎劍法,一邊等待新入門弟子到來。

從三年前被傳功長老硬逼著教授入門劍法開始,他每天都這個時候到來,風霜雨雪,雷打不動,也成為了關中劍派一景。

教完弟子後,段達向師父居住的林清院走去,一邊走一邊組織語言,想著該怎麼向師父請辭。

不覺已來到林清院門口,卻一時沒想好怎麼向師父說,在門口徘徊不知道該不該敲門。這時一個清朗的聲音自院內傳來「是達兒嗎?怎麼不進來?」

段達放下糾結的心情,推門走進院內,看到師父身穿深藍色長衫,頭上簡單挽了一個道髻,手中拿著那本已經翻得有些破損的《道德經》,坐在院子中間的石桌前曬太陽。看著在朝霞中師父那有些花白的頭發,和眼角逐漸增加的皺紋,段達一時竟不知如何開口,師父是把自己當親兒子來養的。

歐陽執武抬起頭,看著段達說︰「達兒,有什麼事嗎?今天怎麼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而且剛才你在門口徘徊了三次,讓為師幾乎听錯,以為是別人的足音,你平時可是很果斷的。」

段達收拾起先前因臨別帶來的惆悵,向師父請示︰「弟子想向師父申請下山歷練。」歐陽執武愕然抬起頭來,失聲問道︰「為什麼?」。

歐陽執武崇尚老子,講究萬物不爭,很少見到師父失態的時候。

段達撓頭苦惱道︰「弟子這半年來練功未有絲毫懈怠,卻再不能有半分精進,弟子捉模著出去闖蕩闖蕩,看能否突破。」

再抬首,發現師父已恢復了平靜的面容,說︰「達兒你從小就比別人聰明懂事,一向能拿定主意,當是畢竟沒有單獨外出過。這樣吧!明天你三師伯要押送一批物資去大散關,你跟他一起,沿路多向你師伯學習。」

段達心想,我準備獨自闖蕩,磨練心志,積累經驗,跟著三師伯,在關中地區估計一丁點危險沒有,還有什麼闖蕩的意義。故抗議道︰「我想獨自出去見識見識。」

這次歐陽執武沉默了半刻鐘,拿起桌上的茶杯,押了一口茶,有些感慨的說道︰「小鷹終將要學會獨自飛行,也終將會翱翔天空,達兒,你跟師父回屋里來。」

段達跟在師父後面向屋里走去,發現師父的背脊竟有些佝僂了,以前師父走起路來腰桿挺直的像一桿槍。

段達一時有些忍不住,想說留下來陪師父。但是他心中又有隱隱的不安,在大唐雙龍的世界的,關中劍派僅僅出現了段志炫一個人物,而且是打醬油的較色,以關中劍派現在的聲勢,當不止于此。所以在此中間,關中劍派肯定發生了一些大事,才會在大唐世界沒落成打醬油的角色。所以自己一定要在此之前成為一方高手,爭一線生機。

在屋中,歐陽執武從牆上摘下一柄劍,遞給段達說︰「達兒,拔出看看。」

段達拔起寶劍,但覺一股熱氣鋪面而來,劍身竟然赤紅如血,竟是一把肖鐵如泥的神劍。

歐陽執武緩緩說道︰「古人皆言異人有異像,人如此,劍亦然。這把就是傳說中的十大名劍之一的赤霄,乃天外玄鐵打造。漢高祖劉邦用它斬白色起義後,此劍長期伴隨帝王,據說已沾染龍氣,可以通靈擇主。漢末動亂,此劍輾轉落入我關中劍派之手,我師父把他傳給了我,可惜師父這一世未能突破先天,激發先天劍氣,展示此劍雄風。現在我把它傳給你,望你莫要辜負了它,以它發揚我關中劍派。」

段達手捧赤霄劍,雙膝跪在歐陽執武腳下,鄭重起誓︰「弟子定不辜負師父期望,以此劍行俠仗義,掃平世間不平之事,揚我關中劍派雄微。」

歐陽執武又把那本他經常翻閱的《道德經》遞給段達,說︰「我關中劍派祖師原本是沙場悍將,五胡亂華時期跟隨苻堅,兵敗後隱居終南山。祖師天賦異稟,從《道德經》中領悟出一套內功,並結合自己沙場殺敵劍法,創出了我關中劍派一百零八式基礎劍法,後世弟子在此基礎上又創出多套高級劍法,始有我關中劍派現在的興旺局面。但是卻沒有人在內功上達到祖師的先天境界。為師知道你偏愛內功,所以你以後一定要勤讀此書,朝夕背誦。」

以前歐陽執武指點段達武藝都是稍加提點,三言兩語後就結束了,讓段達自己領悟,今天卻說的很不一樣。

段達認真記下師父的話,躬身道︰「弟子必謹記師父教誨。」然後見師父轉過身,擺擺手,說︰「去吧,去吧,不用再來這兒辭行了。」

段達一時竟不知說什麼,只是嗚咽的叫了聲︰「師父。」只見歐陽執武只是肩膀抖動了下,並未轉過身,說︰「去吧,莫要做小兒女情狀。」段達再次跪下,向師父磕三個響頭,提起赤霄劍出了屋門,也出了關中劍派。

段達充分發揮了現代人出門的精神,除了一套換洗衣服,師父給的赤霄劍和在關中劍派積攢下來的三兩黃金十二兩白銀,其他一概不帶,簡而言之就是除了防身的家伙和錢,其他都不帶。

未穿越前段達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沿著黃河,去探索黃河的源頭。這恐怕也是現代大多數中國人的夢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華夏民族的根。

段達從陝西境內到達黃河邊上的,此處正好位于黃河「幾」字形狀的拐彎處。

他順著黃河一路向北,一路上但見民生富庶,莊稼長勢喜人。段達深深的體會到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道理。在書本上讀一萬遍「黃河百害,唯利一套」,也沒有現實中見了更讓人記憶深刻。

黃河在此處水流平緩,河面寬闊,同時兼具了抗旱和排澇的功能。段達也理解了黃河之所以叫母親河的緣由,因為中華民族就是起自西北,逐漸向東南開發,而黃河在這個地方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有時他甚至會想當年大禹治水,是不是僅僅治理到陝西就終止了,才造成黃河下游經常發生水患。

一路上段達沿著黃河的南岸或者說是河套的內套行走,晚上就在黃河邊上打坐,練拳,練劍。

在門派中練劍時,段達總有一種緊迫感,雖然功夫勇猛精進,但是里面總有一種急躁感。來到黃河岸邊後,看著黃河平緩的流淌,滋潤著兩岸土地,養育萬物。

段達忽然就放下了身上的擔子,緊張感消失了,他感覺到了黃河的厚重。以前演練拳法,他半個時辰可以練習二百遍,且無一疏漏,現在他的拳慢了下來,有時甚至一趟拳需要用去整整一個時辰,拳法中自然而然也多了一份凝重。

劍法亦是如此,他不在滿足于劍法的組合,不在滿足于千變萬化的招式,開始注重劍法的意境和氣勢,原先又快又狠的劍招,現在卻使得大氣磅礡。

鑒于此,段達開始從新整理已經熟極而流的招式,掰開了揉碎了,去體味哪些招式的意境。雖然沒有再次突破,但也讓他深深的感覺到自己的功夫又進步了,向著更精細的方向進步。

就這樣,段達餓了就到岸邊百姓家買些干糧或者在黃河里抓大鯉魚烤著吃,沿著黃河經過陝西、內蒙、進入甘肅境內。

進入甘肅境內後能明顯感覺到黃河在逐漸變窄,河水的流速也越來越急,兩岸樹木急劇減少,露出光禿禿的山坡。

這天來到甘肅省蘭州境內,黃河在此寬度僅僅兩三百米,此時方值盛夏,水量充沛,水流湍急,躺在岸邊甚至能听見水流的轟鳴聲。

段達忽然想起神雕大俠楊過在山谷中靠著山洪暴發練劍,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嘗試嘗試呢。說做就做,段達不敢拿赤霄去水下練劍,怕在水中失落。決定先嘗試練拳,誰知剛跳下去,根本沒有夠著河床,就被沖的找不著北,廢了好大勁才爬上來。

第二次段達吸取教訓,抱著一塊大石頭,從岸邊一步步想水里走。及至水沒過胸口時停下,待站穩後放下石頭,慢慢練起拳來。

由于水流太急,別說走位出拳,就連練站穩都成了問題。段達不得已只得從扎馬步開始,一步步從新開始練起拳來。

一個月後,段達已經可以在黃河中央的水下練習八卦掌了。以前段達看拳經記載,國術高手能把拳法在陸地上使出在水中的感覺,現在他在水中練拳就那麼艱難,可以想象的道前人的境界是如何的高深,段達距離那一步還有十萬八千里。

這天段達剛練完拳回到岸邊,忽見黃河中一群鯉魚逆流而上,每每在踫到急流前躍起,姿勢優美的落到穩流段,繼續逆流而上。

看的段達目瞪口呆,在這麼急的水流中,他能保持在水中不被沖走已是廢了牛勁了,這群鯉魚竟然能夠逆流而上。他急忙抓起邊上的赤霄劍,沿河追著這群鯉魚而去。

以後的練習中,他有時會刻意模仿鯉魚躍起躲避急流的方法來躲避水流,並慢慢感悟水流變化,發現每當急流來前,總有弱弱的水流持續沖刷他的毛孔。最後練拳時他都先把眼楮閉上,慢慢感悟,判斷急流到來的方向,強度,憑此來躲避水流,十次中竟然有七八次成功。在這樣的練習中段達對身體的控制越來越自如,心靈逐漸變得通透,感覺有一股力量隨時能從心靈勃發而出。

一天他正在水中練習,突然旁邊一股急流飛速向他沖來,沒有任何征兆,段達心意空明,一股巨力自腳下發出助他躍出水面,躲開了急流。

躍出水面後段達腦海中轟然炸響,因為他突破了,他清晰的感覺到在他躍出水面時腳下噴出的那股巨力就是他苦苦追求的暗勁。段達激動的只想痛哭一場,苦練十余載一朝突破化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國術大唐最新章節 | 國術大唐全文閱讀 | 國術大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