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香閨 第四章 親家掰了

作者 ︰ 碧玉樓

沈眉為了自己命定的八字而憂慮的時候,她爹娘也一樣不得安寧。

沈家這樁悲劇的婚事,在東京城確實轟動傳說了好幾天。

但畢竟這個時候是大宋開國未久的時候,從戰亂中走過來的一代人,忍耐力和包容心比較好,算得上民風忠厚,所以說到底還是同情的人多,譏諷的人少。

何況沈老爹在舊城西一帶居住多年,一向風評不差。

沈眉醒了,現在唯一為難的,便是親家柴員外那邊,如何了局。

換了誰,兒子死在娶親的大喜日子都受不了,何況這門親事是在明知女方有克夫史的情況下,仍然大方許諾的,真是好心招雷劈,所以,柴家心生不忿,也是情理應當的。

本來嘛,你死了兒子,我也死了女兒,倒霉是倒霉了一點,倒也扯平了,可是現在,自己女兒活過來了,這讓親家=.==知道了,情何以堪,可不是一樁雪上加霜的事?

但沈老實向來做人就是實實在在,所以也沒有更多謀劃,他的辦法,就是老老實實去向親家賠罪,由他發落。

于是,沈家夫婦二人,在沈眉蘇醒過來的次日,就立刻出城趕去柴家莊,要向柴員外夫婦道惱,雖說是去見親家,但這事是比丑媳婦見家翁還痛苦的,所以還是越早捱完越好。

沒想到,還沒進門,就被柴家大郎指使莊客趕了出來。

沈老實不急也不惱,任由莊客嫚罵,也不還嘴,慢慢地和姨娘相將著離去,春寒時節,兩個背影在荒野上顯得格外可憐,所以他們不知道,已經有人將這個情形去向柴員外報告了。

第二天,沈老實又托了兩個有年紀的親戚做中介,代自己上門去看望柴員外夫妻,交待他們一定要放低身段,總之要委婉轉達自己家的歉意和善後的誠意。

柴家二老雖然心情不好,也知道不能一味怪沈家,而且听說沈家女兒那天也當堂昏死過去了,現在說是救活了,也是人家不幸中的大幸,總不能去嫌人家女兒為什麼沒死掉。所以答應了沈家來人,等自己家理完白事再商量。

沈眉醒來以後的第三天,正是柴二郎的頭七,沈老實又和姨娘便再度出城,去柴家莊吊唁。

無奈那柴家大郎,對弟弟一向視同眼中釘,弟弟為了和沈家結親又是裝病又是鬧騰的,早已讓他不耐煩了,現在紅事辦完辦白事,一挑擔子都在他肩上,正是有氣無處出,而且他肚里還有一段不便說出口的打算,所以根本不理自家爹娘的意見,吩咐莊客關緊了大門不許沈氏夫婦進來。

沈老實和吉姨娘吃了閉門羹,也不說什麼,就放下祭禮,在門外就按長輩對晚輩的吊祭禮節,照樣行起禮來。

柴大郎在門縫後看見,不由一氣;沒想沈氏夫婦做完這一套,接著又說,「下面這是我們兩人對柴家賠罪的禮了」,竟在莊門外長跪不起。

這天是頭七,來吊問的客人也不少,見大門關著已經很奇怪了,還有一對夫婦模樣的人跪在柴家大門品,這就更奇怪了,不免指指點點,沈老實和姨娘任人批點,也不在乎,倒把柴大郎氣得半死。

過了半日,還好有那厚道的親友,把外面的情狀告訴了柴員外,柴家兩老方才得知實情,因為自己居喪不便,卻忙派了心月復管家出來見客。

這管家做事穩重,出來後看了看情形,忙搶步上前扶起沈老實,又再三請吉姨娘起身。當下管家悄聲說了柴員外意思,請沈老實先回去,員外已是說了,出了殯以後就擇日托親友居間,自會給沈家一個交待。

沈老爹和姨娘這般低姿態,實在是因為擔心,萬一對方要逼沈眉守望門寡,那女兒真是太可憐了,即使不用守,將來頂著個未嫁寡婦的身份再婚也不好听啊,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門,希望柴家能放過沈眉一馬。

沒想到這姓柴的親家,還真算得上是通情達理的人,再說了,回頭想想這門親事,沈家也是客氣地推過好幾回的,是自己兒子堅持想要,可憐他命里沒這個福,也不必去怪別人了。

何況沈家夫婦幾次登門賠禮,受盡自己大兒子的折辱還忍氣吞聲的,柴員外想想,自家做事也不能不給人留點余地。

于是,柴二郎的後事辦完,過了些日子,柴家就通過當初的媒人來和沈家溝通,帶來了柴員外的一封親筆信。

柴員外在信里說︰因為喪子心情不好,怕見了沈家夫婦以後,更增悲痛,所以就不相見了。但是,想到自己少了個兒子已經很痛心,想來別家父母也是一樣疼愛兒女的心腸,所以也不忍心讓別人家再受苦了,沒福做親家,卻也不能做仇家。

這封信里又提議︰雙方互相退回彩禮和嫁妝,沈家貼賠些許銀錢補助柴家的喪葬費——信中專門說明這不是柴員外所需要的,但是有助于向柴家這邊的親友交待——另外,柴家保證退回沈眉的八字庚貼,就當這門親沒未說過,以後沈眉盡可以按閨女身份去自由談婚論嫁。

柴員外的提議,不說在這個時代,即使放到後世,也是很寬厚的做法了。所以沈老實和吉姨娘看了這封信,既感激又難過,既慶幸沈眉躲過一難,又遺憾這般好人卻沒緣和他做親家。

只可惜柴家大郎的人品,卻實在對不起乃父。他爹在這邊做好人,替兒孫積德,他卻背著老爹進城來沈家鬧了幾回,無非是起意要謀沈家這副嫁妝。

沈家倒不是吝嗇,但嫁妝不能不拿回來,否則沈眉將來的身份就不清白了,所以堅持錢可以給,嫁妝一定要收回。

明白柴大郎貪財,沈家便提出,貼賠的銀錢可以再加幾倍,幾乎抵得上大半副嫁妝了,柴大郎果然垂涎,只是事機不密被柴員外發現,立時把他叫來大罵了他一番,又托人和沈家講明緣故,大郎才未得逞,雙方仍依柴員外的提議行事。

照沈老爹和姨娘的意思,對柴員外早已感激不盡,就算要多補賠一些銀錢也是心甘情願的,柴員外卻堅持不肯,說他不是賣兒子的人,所以沈家也只好作罷。

只有柴大郎,因此對沈家懷恨在心,在後來鬧出了不少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香閨最新章節 | 大宋香閨全文閱讀 | 大宋香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