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秀田園 第154章 離開

作者 ︰ 果無

進入嚴冬,災民們日子越發過得艱難,盡管眾人都縮在住棚里不出去,但這棚本就搭的簡陋,四面透風,地上鋪的稻草也不夠厚,晚上夜宿在地上蓋再多的棉被都覺得背心發涼。

更何況有些人出來的時候走得匆忙,也沒料到災難過後是這般場景,帶出來的東西也不多,許多寒天的用品都留在了家里。個個勾著腰,縮著脖子,恨不得日日都在被窩里待著。

朝庭分發了幾次糧食,十分少,清粥稀飯的也只不過撐兩三日,有貴人來施粥過兩次,其余日子都是災民自己出去想法子尋吃的。

這次受災的面積極廣,衛家鎮周圍村子遭了泥石流,而據鎮長府衛管事透露的消息,衛縣和壤城周邊地方卻是遭了洪災。

衛家鎮鬧泥石流,將通往順河幾條要道堵了,所有的河水經由一條河而下,幾個月的雨水使本不高的河堤處于飽和狀態,泥石流一暴發,又是幾日暴雨,洪水徹底沖垮堤岸,許多地方受了洪災。

嚴重的和衛家鎮一樣,家破人亡,無家可歸。幸運的,雖屋毀但人在,依然能重新開始。不像衛家鎮的災民,是徹底沒有去處!

一時間,西南一帶災民流離失所,遍地皆地,街邊路上隨處可見衣衫蔞襤,餓得面黃饑瘦,搖搖欲墜的人。有的體弱多病,逃出來時什麼也沒拿的人,強撐了半個月後就死在了路邊。讓人心情沉重,十分難受!

衛家鎮的災情嚴重。損失也最為嚴重,但好在逃出來的人基本上都帶了生活用品,像棉被衣裳之類的均有,至于是否真能抵御這嚴冬就是另一回事。

狐大友看見相氏等人冷得瑟瑟發抖的時候,此時才是真正的佩服狐小媚,幸好她有先見之名給家里每人做了兩身羽絨夾衣,穿在里面,外面又套上棉衣,顯得臃腫,但卻不怎麼冷。

而衛大河和孔氏也得了一身。雖然每人只有一件。但還好是給做了的。

不過,這個秘密是怎麼也不能告訴其它人的,獨輪車上一人還有一件羽絨衣,那可是寶貝了。所以。狐小媚直接將包袱拿來當枕頭墊在腦下。為了不讓人起疑。她也甚少出去。

此時在躲災,男男女女一家子混住在一個棚里,倒沒有人說什麼。這里面就十三力量最大,所以,狐小媚要出去的時候就將包袱交給十三看管。而十三要出去找吃的時候,狐小媚就和衛三娘,狐籬香三人留下。

朝庭發了一些糧食,幾人省吃節用,自個兒的糧食倒沒怎麼動。

泥石流後的第三日,衛青寶就在住棚區找到了狐小媚一家。

衛青寶一家也是泥石流暴發那日早晨離開衛家村的,他們並沒有住在住棚區,因為衛石明在外做生意,在鎮上有個要好的朋友,泥石流發生那日,衛石明就帶著一家老小住到了朋友家,那朋友家是個小院子。天寒地凍的,為了家人著想,朋友挽留,他便帶著衛青寶幾人留了下來,但也沒敢多打擾別人,于是,院子里本來剛好有兩間空屋,但他們一家四口只住了一個屋子。多弄了一張床,兩人一張床,也不顯擁擠。

衛石明那朋友笑說他太客氣。衛石明帶著衛青寶兩兄弟向他感謝了又感謝。因為比起那些住在住棚里的人他們一家子要幸運太多。

所以,當衛青寶找到狐小媚時,便想讓他們一家子跟著住過去,至于佔了別人的屋子,給點租金吧。反正他自個兒還有一點兒私房錢。

可狐大友和衛三娘思慮一陣後還是婉言謝絕了。

一來,他們家銀子本就不多,狐家村回不去了,這以後的日子全靠這點家當,哪敢再亂用。二來,讓衛青寶幫他們付租金,別說流氏不會答應,他們自己也不會答應。那孩子是個心好的,但難世當道,別人也是要緊著那點銀子過日子的。

衛青寶無奈,只好每日過來。偶爾會帶點吃食,衛三娘和狐大友特別不好意思,叮囑他︰「不要再拿東西過來了,你們也艱難,咱們現在還能撐得過去。」

至于狐應天幾兄弟,在住了兩日後,狐應天就帶著狐應地幾兄弟,還有狐老爺子,一大家子離開了住棚區,也沒和狐大友打招呼,那兩日狐小媚見過狐籬雲一面,後來直到她走也沒見著她。

狐小媚猜測狐應天很有可能帶著狐家兄弟到衛縣投奔狐籬白去了。

天越來越冷,日子也越發過不下去,因為吃不飽穿不暖,有人陸續生病,加上沒有錢看病,有人陸續死去。一時間住棚完全沉浸在對未來惶然恐懼之中。

鎮長只是泥石流暴發後到住棚區來過,施粥的時候來過一次,後來再也沒有見過。有人說,鎮長早已經舉家搬離,去了壤城。

見狀,那些有點家底,有主意的人住了一段日子後,便也毅然帶著家人離開了這個地方。有去往衛縣的,也有去往壤城的。

听說大的城池朝庭救濟更多,還有富貴人家輪流日日施粥。住的地方雖然簡易,但比這搭棚好。所以,凍死餓死的人比這邊少。

狐小媚勸衛三娘和狐大友早拿主意。

「……天氣越來越寒冷,今年說不定會下雪。雖然咱們穿得厚,但也禁不住路上風雪。此時上路,咱們興許還能在三九來臨之前到。」

十三也贊同︰「西南一帶受災太嚴重,咱們這只是個小鎮,特別是到了嚴冬,朝庭的人哪會顧得到這兒,到時候恐怕會更冷!」

大街上人煙稀少,不光是首飾衣裳鋪子,連酒樓米鋪都關了門。到時候就算拿著銀子也沒處去買米,最後就只有一條路,不是餓死就是凍死。

第二日,衛青寶過來也勸狐大友和衛三娘。

「……我爹他們已經收拾好,準備這幾日就上路。這邊雖然有住的,但家里糧食已經撐不過冬日,只有去衛縣或壤城才是最好的辦法。」

一通勸告,狐大友和衛三娘終于決定離開衛家鎮。見狐大友一家要離開,相氏慌了,拉著衛三娘,眼楮紅腫的道︰「若連你們都走了,我們娘倆怎麼辦啊?」

衛三娘始終是個心軟的,道︰「那你們要和我們一起走嗎?」。

相氏喜極而泣︰「可以嗎?」。

「只要你們願意離開當然可以。不過,這一趟路途遙遠,恐怕不是一兩日就能到的。天也越來越冷,你要做好心里準備,萬一路上……」

「如果萬一路上有個三長兩短,我不會怨你們的。」相氏紅著眼楮道。

留在這個地方,憑她根本不可能帶著王小寶過完這個冬天,雖然有些狐家村其它人,但是這個時候誰能能顧得上她們娘倆,只有衛三娘和狐大友好說話些。她便想拼拼,若真能走到大城市去,活下去的機率就大了。

決定好,幾人開始收拾東西,交通工具只有一輛獨輪車,東西一部分放在獨輪車上,另一部分放在背蔞和桶里面。來的時候十三和衛三娘一人挑了兩只桶,狐小媚覺得此該輕裝上路,桶就挑兩只算了,另外兩只只有留下來。衛大河也不要挑桶了,干脆全都塞在背蔞里,背蔞比桶輕便許多,就算背累了,還可以換人。

于是,在第三日,狐大友等人上路了。

王氏和張昌明還留在住棚猶豫不決。像唐大明和衛七鳳早跟著兒子唐舉生搬走了。

饑寒交迫,災民越來越多,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挨凍。越來越多的人生病倒下。對生命的渴求使人失去理智,有人開始強搶糧食吃食。

只有少數衙役難以維持秩序,大量的人開始往衛縣和壤城而去。一時間衛家鎮一帶大量流民涌向西南兩個方向。

衛家鎮到壤城約有百里路左右,趕牛車順暢的情況下要三日時間到。而衛縣距離衛家鎮有一百五十里路,則最少要五日時間。

所以,衛家鎮離壤城更近,以現下情況三五日是到不了的,故,去壤城的話怎麼也得十來日,衛縣少不得要半個月。

那到底是去壤城還是衛縣呢?

少些路程少走幾日路,便可少受兩日罪,但,狐小媚決定去衛縣!

「為什麼呀?衛且可得半個月的路程,咱們老弱婦孺皆有,途上再耽擱些時日,走上個把月都有可能啊!」相氏急急叫道

「對呀,老二,咱們最遲得在三九來臨之前找到住處!」衛三娘也皺眉道。

「那是指正常情況下!」狐小媚一臉嚴肅︰「像現在這種情況,路途肯定不會好走,加上糧食不夠,越到後越是力不從心,別說一個月,就是一個半月也有可能。」她指著向南方向的道路上稀稀拉拉的流民,又示意眾人瞧西邊方向寥寥無幾的人︰「這只是開始,越往後,去各大城逃難的流民會越多。難民多了,路上肯定會出現哄搶東西的情況,現在人人自危,巴不得有糧食東西分,若是發生被搶,誰會上去幫忙,到時候只怕會有不少趁火打劫的。所以,咱們得選一條人少的路走。」

「籬晶說的對。」一向很少說話的十三也道︰「正因為壤城較近,所以大家都選擇去壤城,反而去更遠的衛縣流民較少,雖然咱們多花幾日在路上,只要不遇上搶東西的那又算得了什麼!」

幾人凝眉思忖紛紛點頭。

「還是二丫頭想得周到。」

其他人都同意,相氏不好再說什麼,而且她自己本來也沒什麼主意。(未完待續。)

PS︰今天是跨年夜,大家有出去玩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錦秀田園最新章節 | 錦秀田園全文閱讀 | 錦秀田園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