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歡 第67章 心思

作者 ︰ 十七日貓空

王連順家的差點昏倒。

好家伙,二姑女乃女乃身邊這倆大丫頭,沒一個好打發的!

一位沒跟著二姑女乃女乃出嫁之前就在國公府是塊兒有名的爆炭,另一位倒是不聲不響的,今天听了這番話,王連順家的就明白,翠眉在心計城府上,比碧海還要厲害,她最後問的幾句話,簡直是殺人誅心之語。

這碧海在進府之前,家里就收到了一封二姑女乃女乃寄的信,說是因被徐輝祖典賣,對方報官,知府判她與徐輝祖義絕,她已啟程往京城趕來。

事關重大,收到信的瑄二|女乃女乃不敢怠慢,將信呈給二太太看。因是大太太的嫡女,二太太也將大太太請了過來,兩位太太商量了一番,覺得此事太大,齊家還從未出過與夫家義絕又回家的女兒呢,于是就報給了老太太。

二太太倒是無可無不可,大太太卻有些臉面上不好看。二太太的嫡女,嫁到了皇宮做妃子,雖說是現在有些沉寂,但也有過風頭一時無兩的日子。而她的嫡女,雖是先頭留下來的,但如今也算是她名下的嫡女,被大老爺草草嫁個武官倒也罷了,居然還鬧出典賣義絕等事,不知道在那濟南府,別人都怎麼傳英國公府呢!

若是二姑女乃女乃回了府,這府里的人,又不知道該如何笑話她這個大太太了。

都是,那二太太就處處受寵得意,她卻怎樣也討不了好。如今又出了這樣一樁事,她在老太太面前,更是沒有臉面了。

大太太想到此處,就有點盼著老太太拍板,不叫齊歡回來。回來也沒的丟人現眼,還不如直接送到家廟鉸了頭發做姑子得了!

沒想到老太太看完信,卻長長嘆了一口氣,轉頭對大太太說道︰「我當日就不贊成這門親事,你家老爺非要促成,這下好了。咱們家的孩子。遠遠地嫁了不說,還生受了這些苦楚,也沒個娘家人撐腰。這件事雖是咱們面上不好看,但卻不是咱們生的事。歡丫頭既要回來。就打發人將她接回來吧。」

二太太沒說什麼。大太太想到大老爺知道了可能未必會願意這女兒回來,就勉強笑著說道︰「咱們齊家,從沒有過嫁出去的女兒還回娘家的事。歡丫頭要是回來,可算怎麼一說呢?」

老太太垂了眼皮子,面無表情地說道︰「我們齊家的女兒,什麼時候被親爹五百兩銀子就當出去了?我大兒子是個什麼貨色,我是再清楚不過了,你是他,不說攔著點兒,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又縮了脖子不肯負責。外頭再怎樣傳,是外頭的事,難道叫我子眼睜睜看著嫡親的孫女兒被攔在家門回不去?」

大太太不敢說什麼了,只好低頭稱是,又陪著老太太說了幾句話,就和二太太結伴出了老太太的屋子。

晚上兩位太太又分別說給了兩位老爺听,二老爺倒是有些唏噓,當日他也是不贊成這門親事的,勸過兄長幾次也沒有用,就只得罷了,听說齊歡回來,吩咐妻子好生照料些,就沒再說什麼。

大老爺果然有些生氣,認為自己有個嫁了人又回娘家的女兒,即便不是棄婦,是與夫家義絕了的,也是失了臉面。

他的心思大太太了解一些,最近外頭都傳英國公府的牌匾和宅院就要保不住了,會被聖上收回,別的人還好,第一個不平衡的就是她家老爺,英國公府長房長子。

大老爺在屋里喝了點酒就要抱怨,說老太爺剛走時,老太太就應該憑借一品誥命的身份進宮,求個旨意,將英國公的爵位落到他身上,也好保住這一府的體面。

可老太太居然連個動靜都沒有,也不進宮探听消息,更是任憑英國公府無人襲爵的局面維持了整十年。這個爵位雖然並無實權,只是虛名和少少一點俸祿,以英國公府如今的家產,那點俸祿自然不能做什麼,無非是供起來以示皇恩浩蕩罷了。可沒有了這個爵位,一來這幢佔據半條街的超級大宅可能就無福消受,二來他們一家也會在京城失了體面。

再者說了,隔壁明國公府的老太爺仙去的時間比英國公府老太爺還早,還不是早早就傳到了長子齊賀身上?齊賀一心求仙問道,連家都不回,只在道觀里住著當道士,又把爵位傳給了兒子齊玥,不也是名正言順的?

憑什麼明國公府的爵位如此順利地世襲罔替,他們英國公府就懸而未決呢?當年一起幫著高祖奪了皇位的兩兄弟,傳了三四代之後,怎麼就有了如此大的差別?

大老爺心里煩悶,近日也一改在家里花天酒地的作風,而是正經去太僕寺上了幾天差,又到處打探消息,想著是不是該活動一下,為聖上辦幾件實事,將這國公府的爵位,襲下來才好。

所以听到齊歡義絕回家的消息,大老爺就沒了好氣。正是要積累好名聲的時候,一個外嫁女回家,不是打他的臉嗎?

他生齊歡的氣,也生兄弟齊贄的氣。明明在吏部做著郎中,品級雖比他低,只有五品,可卻是個實實在在的肥差,管著考功清吏司,哪個官員想升遷調任,不得巴結著他來?可他听說外頭的傳言,只是微微一笑,來了句「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收回去就收回去,不過是父祖的功勞,跟咱們也無關」。

兄弟齊贄不給力,又听說齊歡要回家的消息,大老爺把氣都撒在了大太太身上,足足罵了她一刻鐘,又賭氣說齊歡就是回來了他也不會見這個不肖女,甩袖子就走人了,大太太氣得自己在屋里哭了一通,又拿著下人出了一陣氣,來到二太太這里。想和弟妹想出個章程。

正好當時瑄二|女乃女乃也在,議論起這件事來,大太太的意思是,人去接也行,但就不回家了,直接送到家廟旁邊的若水庵里算了。想來那二姑娘生性軟弱,也反抗不得。二太太也覺得將外嫁之女接回家,說出去實在難听,大太太身邊沒有女兒了,她還有一位庶女。一個佷女要打發出閣呢。因此就同意了大太太的計劃。到時候到老太太那里,只說歡丫頭面皮薄,無顏回府,自請去家庵了就是。

齊歡雖是老太太的嫡親孫女兒。卻不是最親的那一位。想來老太太也不會太堅持。

瑄二|女乃女乃卻說怕是二丫頭有了大造化。未必會樂意。大太太和二太太只不。

過了幾天,又听說齊歡身邊的丫頭碧海先來府里了,大太太連忙將人叫過來詳細問話。將齊歡在濟南府做的事,都清楚了十成十。

瑄二|女乃女乃說得也有道理,那齊歡竟能將紅雲治倒發賣,還正經做起當家主母,可見不是像從前一樣,像面泥兒一樣任人揉搓了。

這樣一來,當初的計劃還能實施嗎?萬一齊歡鬧將起來,直接鬧到祖母面前,雖然她也落不了好,但大太太和二太太無疑也失了臉面。

還是瑄二|女乃女乃出了主意,讓王連順家的和碧海一起去接齊歡時,探探齊歡的性子,若真是個不好拿捏的人,那就接回家再說,若是碧海那丫頭夸夸其詞,就直接送到若水庵了事。

王連順家的幾句話就試了出來,別說齊歡改了性子,就連她身邊的兩個丫頭,也不是簡單角色!

但這王連順家的也有些 脾氣,她出來後就遇到了一個後生,听說是碧海那丫頭的未婚夫婿,帶來一個消息,說是齊歡在良鄉縣驛站住宿時,遇到了搶劫事件,受了點傷,被接到縣衙了。

王連順家的听到這個消息,越發覺得這二姑女乃女乃不能接回家,沒有大家閨秀會像她那樣,生出那樣多的事的,因此她雖發現齊歡確實改了性子,但也沒有改變將齊歡直接送到若水庵的初衷。

再說大太太二太太,包括瑄二|女乃女乃在內,都是希望齊歡去若水庵住著的,她若是將這樁差事辦好了,豈不是大大的功勞一件?日後她的兒子想娶家里哪個一等大丫頭,還不是她說了算?

所以當下王連順家的眼珠子轉了轉,直了直腰,冷冷一笑,對翠眉說道︰「喲,姑娘好鋼口,輕易反駁不得呢!也不用你動不動就拿出主子壓我,你說的那三位主子,我自然是要恭恭敬敬伺候的,就是你家姑女乃女乃,也不能怠慢。我今兒來,就是為主子傳話的。」

說完王連順家的腰桿兒挺得更直了。她來是代表了老太太、大太太和二太太,齊歡一個外嫁女兒,敢對她放肆嗎?

只听齊歡淡淡說道︰「媽媽辛苦,我知道您是來傳話的,所以一直在問您家里的意思。倒不知道媽媽拉扯這麼多,又和我的丫頭吵架,是什麼意思。」沒容王連順家的開口,齊歡又說道,「出來倉促,也不曾備下什麼大禮,翠眉,把我從知府那里得來的荷包賞王媽媽一個吧。」

翠眉答應著去找,王連順家的當著齊歡的面撇了撇嘴。知府有什麼了不起?英國公府是什麼地方,見天圍在老太太身邊的不是侯就是伯,知府哪里上得了台面?

等翠眉將一個繡著牡丹的荷包遞給王連順家的時,王連順家的也不好說什麼了。這荷包著實精致,關鍵是里邊還有兩個小金錁子,足有一兩重。

這二姑女乃女乃出手如此大方!

拿人手短,王連順家的雖看齊歡和她兩個丫頭都不順眼,倒也不好說什麼了,只冷冷又問何時能啟程,若是沒什麼事,就早些回家。「總住在縣衙,也不是大家女兒行事作風。」

碧海一听王連順家的難听,又想吵,被齊歡攔住了,說道︰「沒什麼事,可以隨時啟程。」

王連順家的捏了捏手里的荷包,心情挺好地出去叫車了。

她這一趟還帶了些粗使的婆子與車夫,一行有七八人,齊歡告別依依不舍的知縣,踏上了回府之路。

但並不是一下子就走出去的。

正養傷的崔佳听說齊歡走了,也不顧身上還有傷,從縣衙奔了出來。

齊歡正在上馬車,眼角犀利地瞥了崔佳一眼。

崔佳遲疑地停在了原地,想起她對他的冷淡和拒絕,他心里有些灰。

他雖是帶著她逃出了驛站,但終究沒有護她周全,最終她是被沈大哥救了的,他想挾恩,卻也沒有這個資格。

翠眉怕這位崔小又鬧出些事來,心里又有點兒私心,就趁王連順家的還在吩咐車夫和粗使婆子,走到崔佳面前急急說了幾句話︰「崔,我們姑娘回到國公府了,您若是有心,來日登府也是使得的,眼下卻不是您與我們姑娘道別的時候。」

崔佳恍然大悟,他此趟進京,是奉了其姐之命,要親自登府提親的!日後崔也是要寫信給國公府的,那麼他與齊歡的事……

也許還有希望?

但一想到齊歡對他的態度,他又有些猶豫。齊歡也說過些狠話,若是他將她強行娶回去,就讓他看看她前夫的下場。

她前夫的下場他也知道了,那一晚被狼群啃成了一堆白骨……

崔佳打了個哆嗦,當日他雖逼著魏家將女兒嫁給她,但那女子遠遠見過他一面之後,也羞澀地答應了,只是婚後她實在任性,總是詆毀他崔,他那時也是年輕氣盛,一時不忿,打了她兩下,她竟就上吊自盡了,也算是隕在他手上一條人命。

可若是跟這齊小娘子相比,他這算什麼呢?

還有,不知道為什麼,崔佳想起來當他興高采烈地說齊歡是他心儀之人,替她謝了沈大哥的時候,沈大哥臉上,流露出的一絲殺氣。

雖然那絲殺氣很快就消失了,但崔佳還是有些懷疑沈大哥當時有些不高興。

難道是因為齊歡?

崔佳愣愣地看著齊歡一行人離開良鄉縣衙,絕塵而去,有貴喊了他好幾聲,他都沒有听見。

像齊歡這樣的女子,若是回到了國公府,又會發生些什麼樣的事呢?(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齊家歡最新章節 | 齊家歡全文閱讀 | 齊家歡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