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傾帝凰之永夜 第十六章 中秋大宴1

作者 ︰ 秦墨兮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沈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咸陽城東樓》唐•許渾。

**

一日光景轉眼即逝,適時,八月十五以至,九國十年一次的秦山聚會正式開始。

是夜。一輪滿月高懸于夜空,皎月四周繁星點點,呈眾星拱月之勢。

天成大陸月復地。秦山山脈外圍山腰。惠國行宮。

燈火通明的殿宇外,是一隊隊手持刀兵來回走動的巡邏衛隊,殿宇內,八國儲君以及一國女王爺不分主客地同席而坐,眾人推杯換盞、籌光交錯間是殿中絲竹齊鳴、歌舞升平。

按照秦山聚會歷來的規矩,參宴的九國每一國都要在宴上獻上一支歌舞以示友好之意,歌舞類型不限,參舞人數不限,只必須獻上一支歌舞就是了。

天成大陸上的舞蹈,有文武之分,文官執羽毛,武官執盾斧︰《帗舞》(執長柄飾五彩絲綢的舞具而舞)、《羽舞》(執鳥羽而舞)、《皇舞》(執五彩鳥羽而舞)、《旄舞》(執旄牛尾而舞)、《干舞》(又叫《兵舞》,執盾而舞)。

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被稱之為「六小舞」,是天成大陸上千余年來用于教育貴族子弟的樂舞教材,有時也用于某些祭祀場合。

今年這次九國十年一次的秦山聚會,鳳鳴國是九國中最先上殿獻舞的一國,跳的便是這「六小舞」之中的羽舞。當然了,因為鳳鳴國歷來以女子為尊,女子的責任是保家衛國,這獻舞娛樂眾人的舞者自然就是男子了……

緊隨鳳鳴國舞者之後上殿獻舞的,是鳳鳴國的鄰國蕭國的舞者,跳的是一支孔雀舞。

雖然只是一人獨舞,卻將孔雀飛跑下山、漫步森林、飲泉戲水、追逐嬉戲、拖翅、曬翅、展翹、抖翹、亮翅、點水、蹬枝、歇枝、開屏、飛翔等等情節表現得活靈活現、惟妙惟肖,令在座的各國儲君們嘆為觀止。

蕭國的舞者退下後,緊接著上殿獻舞的,亦是鳳鳴國的鄰國穎國的舞者,跳的是一支胡旋舞。

在燈火通明的大殿中央,四名穎國舞者在鼓樂聲中急速起舞,象雪花空中飄搖,象蓬草迎風飛舞,連飛奔的車輪都覺得比她們緩慢,連急速的旋風也遜色了,左旋右旋不知疲倦,千圈萬周轉個不停。

坐在周圍觀賞的各國儲君以及在儲君們周圍伺候的那些宮女宦人們只能看見場中的四名穎國舞者以兩腳足尖交叉、左手叉腰、右手擎起,全身彩帶飄逸,裙擺旋為弧形……她們轉得那麼快,快得眾人幾乎不能看出她們的臉和背。

這真是應了「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搖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人間物類無可比,奔車輪緩旋風遲……」一詩!

穎國的舞者退下後,緊接著上殿獻舞的是惠國舞者,跳的是一支白舞。

白舞衣采用麻織成的布縫制,不僅質地輕軟細膩,色彩潔白,如同藍天上輕輕飄動的白雲,而且袖子很長。這種長袖最能體現白舞舞蹈動作的特點——舞者雙手舉起,長袖飄曳生姿,形成各種輕盈的動態。

舞袖的動作有「掩袖」、「拂袖」、「飛袖」、「揚袖」幾種。

掩袖是在舞者傾斜著,緩緩轉身時,用雙手微掩面部,半遮嬌態。拂袖與掩袖大致相同,都是輕輕地一拂而過。

飛袖比較迅疾,是在節奏加快以後,舞者爭揮雙袖,如同雪花上下翻飛。揚袖比較舒展,是在節奏較緩,輕舞慢轉時,雙袖徐徐揚起。

白舞的動作以手和袖的功夫見長,步法分輕緩和快節奏。

當節奏開始時,舞者輕輕起步,身體只是輕輕地移動,似乎不是在走動,而是被推著行進,與戲曲舞蹈中的「雲步」有些相像,同時兩手高舉好像白鵠在飛翔。

在節奏逐漸加快後,舞步和動作都隨之加快,但仍然保持輕快的姿態,構成飄逸的舞蹈基調。要在迅疾的速度中表現綽約的舞姿,這需要很高的技巧,也很費體力。一段舞蹈跳下來,舞者都是「流津染面散芳菲」,也就是汗流滿面了。

舞者有時折腰轉身,有時腳步輕移,舞姿飄逸,舞衣潔白,光彩照人。舞蹈者還善于運用眼神,含笑流盼,如訴如怨,產生了勾魂攝魄的魅力。

在表演白舞時,往往有聲樂和器樂伴奏,而且伴奏有時還很豐富,要用箏、瑟、笙、竽等多種樂器。正是在統管交響、輕歌流唱之際,舞者翩翩起舞,獻出她們的妙技。

此刻,十余名惠國舞者穿著潔白的白舞衣在燈火通明的大殿中央舞動著,無論是「掩袖」、「拂袖」、「飛袖」、「揚袖」都格外顯得婀娜多姿。

惠國的舞者退下後,緊接著上殿獻舞的是良國舞者,跳的是一支水袖舞。

水袖舞講究身韻合一,身姿搖曳,神韻必備,技法神韻都十分重要。

水袖舞的用力及表現力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如果不經過正確的「用力方法」來訓練,水袖就會像兩條不听使的布條,收不回、出不去,所以水袖舞無疑是最考驗舞者技能的一支舞種。

此刻,六名良國舞者在燈火通明的大殿中央揮舞著長長的彩色水袖,或拋、或甩、或旋轉,兩條長達數米的水袖宛如舞者自身的手臂,收縮自如,讓人不禁嘆為觀止。

良國的舞者退下後,緊接著上殿獻舞的是大梁國舞者,跳的是一支霓裳羽衣舞。

唐玄宗引《霓裳羽衣曲》為得意的作品,開始僅在宮廷表演,開元二十八年,楊玉環在華清池初次覲見時,玄宗曾演奏《霓裳羽衣曲》以導引。當時,大臣張說《華清宮》雲︰「天闕沉沉夜未央,碧雲仙曲舞霓裳。一聲玉笛向空盡,月滿驪山宮漏長。」

《霓裳羽衣曲》在開元、天寶年間曾盛行一時,天寶亂後,宮廷就沒有再演出了。

由于《霓裳羽衣曲》樂調優美,構思精妙,以後各藩鎮也紛紛排演此曲,因此唐代文人都有歌詠或筆錄。

唐代白居易就曾做《霓裳羽衣舞歌》,雲︰「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間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纍纍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羅綺,顧听樂懸行復止。磬簫箏笛遞相攙,擊懨彈吹聲邐迤……若求國色始翻傳,但恐人間廢此舞。妍媸優劣寧相遠,大都只在人抬舉。李娟張態君莫嫌,亦擬隨宜且教取。」

隨著唐王朝的衰落崩潰,一代名曲《霓裳》竟然「寂不傳矣」。其實到中唐,此曲就已被許多人淡忘。五代時,南唐後主李煜得殘譜,昭惠後周娥皇與樂師曹生按譜尋聲,補綴成曲,並曾一度整理排演,但已非原味了……

大梁國的舞者退下之後,緊接著上殿獻舞的是燕國舞者,跳的是一支凌波舞。

在玉笛、羯鼓、琵琶、方響、篳篥、箜篌、拍板等樂器奏出的美妙仙樂聲中,燕國舞者飄然登場,表演獨舞,柔軟的舞姿,輕盈的舞態,似空中浮雲,又似晴蜒點水,表現龍宮中的仙女在波濤上飄來舞去,真可謂「凌波微步襪生塵,誰見當時窈窕身」!

一曲舞罷,燕國舞者翩然退下。

鳳鳴國、蕭國、穎國、惠國、良國、大梁國、燕國這七國的歌舞都已獻罷,現在在大殿中獻舞的舞者,是大章國的一名舞姬,跳的是一支驚鴻舞。

《驚鴻舞》著重于用寫意手法,通過舞蹈動作表現鴻雁在空中翱翔的優美形象,極富優美韻味的舞蹈,舞姿輕盈、飄逸、柔美、自如。

唐代詩人李群玉更是有詩《長沙九日登東樓觀舞》贊曰︰「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華筵九秋暮,飛袂拂雲雨。翩如蘭苕翠,婉如游龍舉。越艷罷前溪,吳姬停白。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低回蓮破浪,凌亂雪縈風。墜珥時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

此刻,燈火通明的大殿中央的那名大章國舞姬就仿佛一只鴻雁在空中飛翔,讓人恍然以為看見了翩然翱翔的鴻雁,一座光輝。

不多時,隨著大章國的舞者退出殿外,終于輪到赤冰國的舞者上場了。

赤冰國舞者獻上的是一支劍舞,共有十名舞者。

劍舞又稱劍器舞,因執劍器而舞,故名。

古代的劍器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劍器是一種高貴、榮耀的器具。

人們逐漸認識到劍對于強壯身體的重要作用,後來也就演變發展成鍛煉身體的一種手段——武術中的劍術。

練劍家們在習武練劍中,又把劍作為一種抒發感情、表達心意的工具,所以古人有「舞以達歡」、「舞以盡意」之說,又有「詩、書、畫、劍、琴、棋」之談,劍已成為人們有文化素養的標志之一。

劍舞起來應該是龍形虎步,游龍戲鳳。龍形是指身法,虎步是指步法,游龍指的劍法,戲鳳則指手腕。通過帥、柔、矯、脆的造型和力量,使得「手眼身法步」高度協調,令人賞心悅目,達到美的享受。

身法是劍法訓練的基礎,感受劍的協調性是以身法為主的這一基本規律。

劍舞中的劍有單劍、雙劍和刀型短劍之分。單劍一般都帶有劍穗,劍穗又有長短之分,長的達一米。舞動起來,劍與穗剛柔相濟,變化多端,使劍舞生色不少。

短劍的劍柄與劍體之間有活動裝置,表演者可自由甩動、旋轉短劍,使其發出有規律的音響,與優美的舞姿相輔相成,造成一種戰斗氣氛。

劍舞舞姿瀟灑英武,形式絢麗多彩,從動作變化上看,大體可分為「站劍」和「行劍」兩大類。「站劍」動作迅速敏捷,靜止時姿態沉穩利爽,富有雕塑感;「行劍」動作連綿不斷,如長虹游龍,首尾相繼,又如行雲流水,均勻而有韌性。

劍舞的音樂舞蹈節奏基本上以「打鈴」節奏的曲調貫串始終,並與劍聲相諧。

舞時由四人頭戴戰笠身穿戰服,腰纏錢帶對舞,劍置于舞台上。每兩人東西相對,先跳序舞,後彎腰拾劍,右手先握,後轉至左手,徐徐站起,揮劍起舞,逐步推向高潮。整個舞蹈在「燕風台舞」(往前後彎腰並飛速轉動身體的動作)的旋轉中結束。

雖說是舞劍,卻沒有殺氣騰騰的氣氛,舞者那端莊、悠然的表演給人以美的享受。

而與宮廷劍舞不同,民間的劍舞戰斗性較強,熟練的劍術表演令人眼花繚亂。

此刻,就見十名手持帶有劍穗的三尺青峰的赤冰國舞者上殿後就一一分站開,立即就將大殿中央那塊留出來的空地佔了個滿滿當當。

每名赤冰國舞者都穿著鮮紅似火的窄袖勁裝,臉上戴著鮮紅的表情空洞的面具,高束腦後的馬尾綁著鮮紅的發帶,腰間和手腕上更是均系著鮮紅的絲帶,一眼望去,入目所及全是一片鮮紅似火的色彩。

赤冰國人一貫以喜愛紅色出名,尤其喜愛大紅、深紅、鮮紅等等鮮艷亮眼的紅色,因此,對于赤冰國舞者這幅全身鮮紅似火的打扮,在座的各國儲君並未表示什麼質疑。

隨著節奏感極強的舞樂,手持帶有劍穗的三尺青峰的赤冰國舞者緩緩抬劍,連續做出揮劍、刺劍、撩劍、掃劍、點劍、穿劍、腕花等等一系列劍術動作。

在進退回旋之間,在急促飛快的舞動中,赤冰國舞者們綁在腦後的鮮紅發帶、腰間和手腕上的鮮紅絲帶均隨之舞動。伴著隆隆鼓聲,在一片刀光劍影中鮮紅色的絲帶漫天飛舞,看得人眼花繚亂為之變色的同時又讓人覺得婀娜多姿輕盈如燕。(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權傾帝凰之永夜最新章節 | 權傾帝凰之永夜全文閱讀 | 權傾帝凰之永夜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