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荼 第四十章 太子被廢(加更,求收藏)

作者 ︰ 簫和

七月十六那日,宮中傳出了一個駭人听聞的消息,太子蕭墨瑜一早跪在太極殿前,上罪己書,請求蕭帝廢了他的太子之位。蕭帝聞到消息時正在寢殿休息,他一怒之下把案上的墨硯打翻,並宣布停朝一日,皇後得到消息後頓如五雷轟頂,瞬間暈了,一時宮中忙亂不堪。

不久之後,朝堂上的大臣也均聞到此信,只得沉默不語。皇帝雖不視朝,但中書、門下、尚書三省的官員依舊忙忙碌碌,全國政事集于此,每天大小事都幾百件,因而此時,各位大臣們也聚集在公署。

「太子這麼做,置皇後和國舅于何地啊!」散騎常侍謝薈嘆道,他看了一眼裴蘊,想試探下他的反應,卻裴蘊臉色如常地處理奏折,似乎對此事無動于衷。

倒是張博望輕蔑的笑了一聲,道︰「謝大人,咱們這些做臣子的也得為大桓的未來著想,既然太子不——想做儲君了,說明他無心政事,大桓交到這樣的儲君手里,怎能讓人放心。」雖說大桓士族專政,皇權衰微,但張博望說話如此露骨也著實可惡。

蘇維信有些听不下去,正色道︰「立嫡長子是歷代規章,規章不亂而國不亂,太子雖于政事上建樹不多,但好歹仁孝,也是皇子典範。」他邊說邊瞅了一眼裴蘊,裴蘊神色和緩了些,如今蕭墨琤打定了裴蘊的主意,因此朝堂上,蘇維信不得不看著些裴蘊的面子。

正在三人交談之際,一內侍走進來,細聲說道︰「裴大人,聖上要召見您!」

裴蘊抬頭應了一聲,放下奏折便跟著內侍走了出去。

裴蘊走到太極東堂時,遠遠看見太子依舊跪在太極正殿的門前,他忽然輕笑了一聲,心想也就這一次,仁懦的太子終于有勇氣地挑戰了一回,可無論如何,看在他女兒和外孫女的份上,設法保他一個富貴安樂吧!

打定主意後,裴蘊輕斂衣裳提步走入東堂。

裴蘊進去之時,蕭帝正用手托著腦袋,閉眼休息,顯然這位老皇帝也被自己的氣得不輕。

「陛下,裴大人來了!」徐懷遠提醒道。

「陛下!」裴蘊行了作揖禮。

蕭帝應了一聲,「坐下吧!」

裴蘊坐下後,等著蕭帝開口,然而這位皇帝卻是悠悠長嘆,似乎在回憶著什麼。

「他小的時候聰慧可愛,朕是多麼喜歡他啊,早早把他立為太子,選你的女兒給他做妃子,讓你鼎力扶持他,結果他是這麼不爭氣….」蕭帝越說越哀傷,裴蘊也是眼角發熱,一想起他那苦命的女兒,他的心就疼痛不已。

他終于開口道︰「陛下,如今事已至此,臣也沒有任何辦法了,只期望太子妃的女兒能平安長大。」說完已是老淚眾橫。

蕭帝見他如此神情,頗有些心酸,「那依卿看,如果廢了瑜兒的太子之位,該如何安置他呢?」

裴蘊聞言已知蕭帝打定了廢太子之意,于是理了理裳,回道︰「陛下,太子雖有錯,但並沒犯大錯,臣建議降太子為郡王,讓他出京,安享後半生,也全您和他的父子之情。這樣皇後和國舅那邊也說得啊!」

蕭帝點頭,嘆道︰「裴卿此話正合朕意,你去讓太子起來吧!朕累了。」說罷,垂了垂眼睫,

「是!」裴蘊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他出門後,緩緩地向正殿走去,太子的身影也越來越近,裴蘊心緒很是復雜,他曾期望控制一個懦弱的皇帝,讓裴家專權,可眼下看,自己的如意算盤是打錯了,如今只能轉向九皇子,盡量讓裴家立于不敗之地。

太子听到腳步聲,微微抬頭,臉色慘白無力,他已經跪了快一個了,膝蓋已經酸痛不堪。

「太子,快起來吧!」裴蘊伸出手想扶他起來。

太子依舊跪著不動,「裴大人,我對不起裴家,更對不起穎兒。」說著聲音已近梗咽。

裴蘊心中一軟,「穎兒的事,不怪你,女子難產便是已經進了鬼門關了。」

「可她一直在為我擔憂…….」他一想到崢樂台的事,竟是說不出話來,他不後悔在崢樂台的所在所為,但是也不想由此事導致了裴書穎的難產。

裴蘊眼楮微閉旋即又睜開,「都了,今後帶著孩子好好生活,就是她最大的心願。聖上讓我來找你的,快起來吧!」說著便扶他起來。

太子听聞是蕭帝開了口,再回想裴蘊的語氣,心知蕭帝已經應允,于是起身,侍立在旁的內侍立即上前穩穩扶住他,

「多謝裴相!」

「不敢,太子殿下還是歇息吧…」裴蘊拱了拱手道,

「嗯」,隨後太子與裴蘊告別,便由內侍扶著,一瘸一拐地向東宮走去。

裴蘊微微瞧了他兩眼,烏黑的眸子有些許無奈,也有些許悲苦,最後他搖了搖頭,大步離開了太極殿。

再一日,蕭帝經三省宰相合議,便下發了一道諭旨︰降太子蕭墨瑜為臨海郡王,三日後徙居臨海郡。此諭旨一發,轟動滿朝文武,隨後更是傳遍整個京城。

六皇子黨欣喜于太子下台、儲君之位空懸之時,宮中第三日再發一道諭旨︰封皇九子蕭墨琤為昱王,食邑瑯琊郡,即日出宮建府。

瑯琊王是大桓開國皇帝建國前的封號,因而群臣和百姓紛紛揣測,蕭帝此時封九皇子為瑯琊王似有立儲之意。

這個消息如同一盆冷水澆在蕭墨瓖身上,他終于怒不可赦,一氣之下把書房的案幾給掀個底朝天。世間最可氣的事情是前一刻給人無限希望,下一刻便把人推入谷底。

「蕭墨琤可比蕭墨瑜難對付多了!」他恨恨道。

「他一直裝作風流無狀,實則深藏不露,如今倒是讓他撿了個便宜。」難得進府一趟的散騎侍郎袁盾說道,袁盾是袁楷的長子,尚蕭帝次女蕭玉瑢,是袁氏唯一一位居于京中的子輩。不過裴盾一向深居簡出,不是有重要事情一般不來往于晟王府中。

此時同樣靜立書房的還有蕭墨瓖的舅舅張博望。

「如今太子一倒,裴氏轉而投向九皇子,九皇子朝中有了兩位宰相的支持,聲勢滔天啊!」張博望憂慮道。

「與九皇子相比,我們勝在掌控長江上游的兵權,而他勝在有蘇氏和裴氏居朝中把控中樞,幾家大族中只有謝氏還在觀望,所以我們下一步便是努力讓謝氏盡可能的站在我們這一邊。」袁盾仔細分析道。

「駙馬說的對,我們得設法得到謝氏的支持!」蕭墨瓖點頭認同。

「不過,殿下不要忘了,謝氏之女可是嫁給了七皇子做側妃,他們應該是七皇子的人馬啊!」張博望仍擔憂不已。

「一個側妃算什麼,老七雖儀表堂堂,可是他一無兵權,僅靠母家虞氏能成得了什麼氣候,我想謝家也該為自己打算打算吧!」蕭墨瓖眼中閃過一絲不屑,他現在還沒工夫對付無靠山的七皇子蕭墨珩。

「是的,謝薈的弟弟謝曠還在我荊州將軍府任司馬呢!听聞父親很是器重他。」袁盾說道,「咱們如今要想的是如何讓謝氏俯首稱臣!」

「嗯,正是這樣。」蕭墨瓖頷首道,「舅舅,您跟謝家來往較多,此事就交予舅舅您去處理好了。」

「好,我省得。」張博望略了鋝胡須回道。

起點中文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歸荼最新章節 | 歸荼全文閱讀 | 歸荼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