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歸 第一百八十七章 玉漏自相催

作者 ︰

李晟想起丹陽訓斥三哥時說的話,眼神黯了黯,丹陽話里有他們三人才知曉的深意,便是榮娘也不知曉這中間的糾葛了。

李晟抬眼定定地看著溫榮,當初他既然知曉是三哥利用了丹陽,將已在議親的琛郎和榮娘拆散,就也能阻止三哥。可他亦是有私心了,故在三哥嚇唬丹陽時做了一名沉默的看客。

可丹陽約莫也早已對林大郎有心了吧,否則怎可能在三哥嚇唬她,說甚聖主要將她許配于趙家二郎時,驚的面如紙色。而後三哥只簡單地提點了幾句琛郎的好處,丹陽就迫不及待的去求賜婚了。若言丹陽有悔,也並非是後悔她居于深宮,不知市井間琛郎與榮娘已將定婚盟約,而是後悔她為何不能早一些,在榮娘之前與琛郎相識。

一切看似陰差陽錯,都道冥冥中自有定數。可誰敢說彼此間的任何一個人,不曾為了爭取自己的幸福而自ˋ無ˋ錯ˋ小說ˋWwW.WcXiaOShUO.Com私過。如此何人皆無愧。

溫榮疑惑地看著李晟,不知晟郎為何一言不發,只直勾勾地盯著自己。溫榮心虛地抬手擦了擦面頰,「可是妾身面上沾了灰。」

李晟嘴角一翹,慢慢浮起笑容來,朝溫榮搖了搖頭,修長的手指輕叩案幾,高雅的神情里透著一絲高深莫測的味道。

溫榮瞧著晟郎的姿態,想起今日茹娘言盛京里待嫁的貴家女娘,皆夸三皇子和五皇子風度翩翩。那些貴家女娘是極有眼光的,晟郎此刻可真真是漂亮和瀟灑。

溫榮閃爍的眸光里透出幾許笑意,而李晟似對溫榮的心思了如指掌。又支起了腿,曲臂撐于案幾上。手指虛浮額角旁的鬢發,從容優雅間是說不盡的風流。

溫榮抿嘴好笑。晟郎露出這番風流姿態與她相看,她偏偏不肯遂了他意,溫榮自顧地擺弄起手旁的小銀爐,只作甚都未曾瞧見。

半響得不到回應,李晟終于放下端著的姿勢,順著先才榮娘所言,悠然地笑道,「榮娘不必擔心,我是一定會照顧好榮娘的。」

溫榮眉梢微挑。她是在擔心琳娘,也是在抱怨三皇子既娶了琳娘為妻,卻未照顧好琳娘的事實。她壓根沒有要求晟郎向她許諾何事了。溫榮隨手將小銀爐擺回多寶櫥,忽然想起晟郎剛才提起了三皇子和丹陽,好奇道,「晟郎今日不是去的公衙麼,為何又進宮了。」

晟郎無奈的兩手一攤,「還不是為了聖主將開校習場的事情。」說著李晟站起身,牽過溫榮。兩人一起在矮塌坐下。

李晟攬著溫榮頑笑道,「去宮中與聖主、三哥一道商議朝政之事也好,否則照今日衙里的安排,我是要前往陪都洛陽出公差的。現在不用去了,如此我才可以早早回府陪榮娘。」

溫榮乜了李晟一眼,使著小性子道。「若是去陪都,不過二三日便能回來的。可若晟郎去了邊疆,快則一年。慢則……」

溫榮眼圈一紅也不肯再往下說了。

李晟將溫榮攬進懷里,輕聲安撫道,「別擔心,我和三哥在做準備了,二皇子是耐不住,早已蠢蠢欲動的,只不過需要一個契機罷了。既然聖主的決議不合適,我們也不能盲從。」

溫榮隱約听見晟郎極低的嘆息了一句,言聖主年紀大了……溫榮心頭微微一顫,聖主確實年紀大了,而且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平日里皆是強打著精神的。因為睿宗帝明白,他現在還不能垮了。溫榮的目光黯淡了下去,照她前世的記憶,聖主是熬不過今年冬日的。

「對了,榮娘可是在暗查臨江王府的下人。」李晟面上暖暖的笑容依舊,看著溫榮的目光微閃。

溫榮點了點頭,暗查臨江王府下人一事,她雖未故意瞞著晟郎,但也未主動提起,畢竟晟郎在外已經很辛苦了,她不想晟郎還要因內宅之事煩心。溫榮如實道,「我吩咐甘媽媽遣人去了西郊,暗查西郊的幾處藥莊。在臨江王府二進院子廚房,負責采買的吳媽媽等人,最早是在瑯琊王氏族里做粗活的,後來才被王側妃的阿爺帶到了盛京,如今又在臨江王府里做起了小管事,所以妾身不甚放心。」

晟郎頜首道,「下午丹陽說三王妃的心緒極為不寧,如此怕是無法打理臨江王府的內事。對了,榮娘,西郊除了那幾處藥莊外,其實還有不少零散的藥農,小藥農沒有田產,但經常往山里采摘草藥,與旁人直接買賣是無需提供憑據的。倘若臨江王府的下人,對西郊山嶺地形熟悉,就是自己前往采摘也無甚不可。」

溫榮听言眼楮一亮,感激地看著李晟,「妾身謝過夫郎提醒。」

李晟笑道,「是榮娘要多費心思了。可不論榮娘與三王妃的關系如何,這里終究是臨江王府內宅的糾葛,故我幫不上忙了。而榮娘若是真查到了確鑿的證據,也只能將證據交給了三王妃,我們是不能逾矩動臨江王府下人的。」

溫榮微彎著眼楮笑道,「晟郎放心,妾身會把握了分寸。瑯琊王氏一族是王貴妃的母家,妾身哪敢去招惹了,妾苫吩咐下人暗地里跟著,皆是極小心謹慎的,不會與臨江王府的下人起沖突。妾苫是希望琳娘能順順利利誕下麟兒,並無意與王氏結怨。」

李晟輕撫溫榮的面頰,溫暖地說道,「望三王妃能知榮娘的好。」

溫榮篤定王側妃等人縱是暗害琳娘,也不敢太過明顯了。約莫是尋機會在琳娘的飯食里下了慢性藥,令琳娘某日自行小產。思及此,溫榮亦是十分焦急,王側妃等人無害人之心是最好的,可若真在對付了琳娘,她必不能袖手旁觀……溫榮揉著錦帕,心念著得快些了。

可是越急越是無進展,一連七日,甘媽媽派往西郊的下人,都未打听到一絲有用的消息。哪怕將藥莊上的賬簿子翻開,那曾大也只是采買一些尋常的滋補藥材。盯梢曾大的人,也未瞧見曾大有去尋過小藥農,更未親自進出山林。

就在甘媽媽快要放棄,準備回府向溫榮稟報,言那曾大在藥材采買上無蹊蹺時,就有小廝看到曾大去尋了西郊最偏遠處的一名小藥農。去尋小藥農時,曾大似乎十分緊張,匆匆忙忙自藥農手中接過小竹簍,給了些零散錢後,就疾步離開了。

盯梢曾大的僕僮在曾大離開後,亦尋了那藥農仔細詢問,不過才一兩句話,僕僮就知曉了曾大取走的是何草藥。那藥農還說了,曾大是第二次過來尋他拿草藥了,又言這種草藥是雞肋,鮮少有人需要用此草藥治病。小藥農亦是頭年秋季無事采挖,而後任其陰干的,一年里都無人問津,放眼這片西郊,恐怕就他家會存留一些。

紀王府的僕僮也買下了一小簍子,回府交于甘媽媽。

那藥農滿臉疑惑地瞧著僕僮的背影,怪道今兒是什麼日子,平日完全無人問津的草葉子,一連賣出了兩簍。

這日溫榮亦不在府中,而是去了曲江池的芳林苑。現下芳林苑里各色芍藥花開的正好,花團錦簇,彩蝶翩舞。故皇宮在曲江池畔舉辦了賞花宴,邀請公主和王妃參宴賞花。不想參加賞花宴的人數寥寥無幾,園林里的景致是十分熱鬧了,可如此卻備顯得人聲冷清。

三王妃謝琳娘因懷孕不能太過奔波,二王妃韓秋嬏則是稱恙,就連平日里最喜歡熱鬧的丹陽公主,也因突發惡寒而臥床歇息。溫榮知丹陽確實是病了,前日她還特意前往林中書令府探望,好在丹陽病的並不嚴重,醫治妥當約莫一兩日就能痊愈了。

一半人以林林總總的原因未參加賞花宴,與溫榮交好的女娘都未來,一場宴席下來,反而是衡陽公主在陪了她。溫榮對衡陽雖無特別的好感,卻也不排斥了。衡陽的性子確實如丹陽所言,極會察言觀色,可心也不壞。約莫是因其母妃在後宮地位低下的緣故,衡陽打小就活的極為小心。

衡陽公主似乎很想同她和琳娘套近乎,用席面時有問溫榮是否可帶了她一道去臨江王府探望三王妃。溫榮自思如今她自己和琳娘的關系都還未緩和了,遂也不敢隨便應下。

宴會後王貴妃又送了一盆、喚作晨玉曉霜的粉白相間重瓣大芍藥與溫榮帶回去。還笑著吩咐溫榮常隨晟郎進宮玩兒,也好陪她和太後說話。

待溫榮回到紀王府,已過申時初刻。溫榮吩咐小廝將芍藥擺在二進院子的長廊盡頭,如此襯著庭院里青翠顏色,格外好看。

回到廂房,溫榮看到甘媽媽已在廊下等候,遂連忙將甘媽媽請進屋,甘媽媽朝溫榮見禮後,將早上小廝自西郊藥農處買來的一竹簍草藥捧上前。

「五王妃,府里僕僮親眼看到曾大在小藥農處買了此種藥草,奴婢對草藥不了解了,遂特意請了安興坊善理堂的郎中相看,發現確實有不尋常。」甘媽媽謹慎地說道。

溫榮贊許地向甘媽媽點了點頭,溫府早前曾多次請善理堂的郎中,為茹娘和軒郎等看診,遂知曉那郎中雖居于平凡,卻是極其精通藥理的。(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榮歸最新章節 | 榮歸全文閱讀 | 榮歸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