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歸不朽 第十四章 真理法則

作者 ︰ 晨曦雪月

「天地萬物莫不有始,而始于太極,其後化為陰陽,生兩儀,進而得以演化萬物。是故萬物當是始于太極,生于陰陽。而陰陽者,天地之道,萬物之綱紀,演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亦當為神祗之府也。萬物自此而來豈能孤立而存,是以陰有陽,陽有陰,當沖氣以為和,陰極而陽生、陽極而陰盛,物極則必反,此當為大道之要。」隨著魏曦淡淡的話語,整個世界的本源之力在迅速的波動著,這是太極的真理,來自異世界強大的真理法則,對于本源來說這是一記良藥,因為它大體上符合這個世界的本源之要。隨著魏曦在自己神域的模擬著這種力量轉化規則,他能感覺到本源也在迅速的模擬著,運行著,在此過程,本源自然也因此無限青睞于他——水過留痕,澤育萬物。

大預言術,被號稱是最接近神的力量,被認為是凡世力量的極限,基本上能夠施展大預言術的都是受到神寵的神或者教會教宗、選民一類,換句話說要施展大預言術其背後必須要有一位神祗做後盾。大預言術的運作原理很簡單,那就是領域,用領域規則的力量直接干預物質和能量運作,因此大預言術在不同的世界威力是完全不同的,即便同為神祗,施展的大預言術威力也完全不同,這與神祗的領域能力息息相關。之所以說施展大預言術背後必須要有一位神祗做後盾,倒不是說傳奇級別與半神不能施展,但是這種直接作用于規則顯形的力量,直接溝通的是本源之海,本源雖好也要看你能不能控制流量,或者導引不是,半神無非僅僅窺視本源的門徑而已,一旦大海奔嘯,洪水洶涌,試問他們怎能抵御。因此除非他們有了必死的決心與意志,否則大預言術根本不是他們能夠承擔的,畢竟任何事物總有一個度,事實上即便同一神的選民施展大預言術的結果都未必完全相同,這也是一個承受度的問題。

神施展的大預言術被稱為真理法則——來自神的真理神的法則,由神來施展其威能自然不是凡人施展那麼弱小,往往它改變的就不僅僅是一些力量特征與臨時規則了,強大神力甚至能夠直接將自己的真理法則與本源法則相結合,在某個位面長久刻入這個規則。也就是說它不再僅僅是系統了,而是源代碼,形成主場優勢,畢竟也只有這樣才值得神祗花費巨大神力來施展。在這樣法則本就不全的位面碎片,施展這樣的神術遠比在主位面強大,就如同在一個幾乎空白的磁盤里書寫源代碼遠比在一個邏輯嚴密學滿代碼的磁盤里書寫容易一樣,至少彼此之間沖突就少了很多不是。這其實已經月兌離了神術的範圍,這是神祗一生精華的凝聚,可以改天換地的那種,比超凡神力更強大,也更吝嗇于施展的力量——它需要的力量與精力實在太多了。

神祗施展這類真理法則,其實根本不像世人想的那樣需要語言來配合,這只是自己神力與領域的運用而已,就像世人用力一樣的道理。當然用語言自然也不是無用功,其一語言可以高度調節集自己的精神,自然施展起來力量更加強大,其二,神祗的天賦或者說神祗來自強大靈魂的威壓能夠輕易的影響凡人,而凡人卻沒有強大到隨時可以接受神的意念的程度,因此語言的溝通還是很好的一種方式,要知道在靈魂核心法則之下,萬物靈魂對于任何法則都有那麼一些些影響,水滴雖小,積水卻可以成海,因此眾生哪怕只是無意識的呢喃其實對于施展這類神術也是有好處的,哪怕是在地獄。眾生所求,我必降臨,這句話其實唯一符合的只有本源,可是一個無意識,一個無實力去體悟,是故才有了神祗代為顯形,眾生才會畏懼神祗,所以修者才敬鬼神而遠之。

變易,物極必反的法則運用,這個法則已經在榮光位面已經被證實,已經被本源所接受、認同甚至自動升華的法則迅速從本源深處從難以明了的空間跳動出來,歡呼著,迅速在這個世界構成一個個神秘的圖紋,這是來自本源深處的力量,即便地獄本身也無法完全抵擋,畢竟地獄與深淵始終只是寄生,只要這個晶壁系一日沒有徹底完蛋,本源就會無處不在,哪怕是地獄與深淵的最深處也不例外,這既是優勢也是麻煩與無奈。

「救贖之光!生命之輝!輪回之門!」隨著神的意志,一座高高的尖塔迅速從虛空顯形,立于大地之上,若隱若現。這是魏曦自榮光救贖後得到的新能力,是他從本源從歷史從異世界知識吸取轉化的力量。生命的本質是進化,從虛無而來卻並非要回到虛無去,而是要追求永恆,追求真正不朽的大道,完成有與無的和諧對立統一,這是自生命,自‘有’誕生以來的本質;而生命的表現形式是存在,無論是力量還是物質的存在,而永歸的不朽之道卻唯有靈魂能夠達到,因為它們能夠形成知識,能夠思考,靈魂才是這個晶壁系最精華的結晶。救贖之光,代表著對靈魂的固守與保護,對本源的責任雖在;生命之輝,這是魏曦一再凝結的對生命領域的理解所致,這個世界在能量上的進步明顯與那個世界將能夠運動進化的東西才視為生命不同,在諸神眼但凡帶有靈魂活動的都是生命,哪怕看上去他是一塊萬年不動的石頭。

但是在來自太極神性的知識再一次讓魏曦升華了自己的生命神職,在太極的寓意,一切符合大道的存在都是生命,至少是準生命,草木山石如是,枯枝敗同樣如是。這個問題魏曦思緒良久也困擾良久,來自神性的知識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如何理解呢?沒有靈魂的存在如何算是生命?甚至魏曦明顯能夠察覺即便本源對此也無動于衷,所以褻du靈魂的才會被本源訂功論過,本源都不承認的為什麼那個世界,那個神性會認為是生命的希望所在呢?這個問題一直延續到魏曦一天在神宮內愕然發現一株金蓮產生了一絲絲微弱的靈魂波動,處于好奇而追查才愕然開朗。原來,這正是來自太極的力量,太極本就是一個完美的本源運作體系,在神宮內自然也是魏曦所有規則的首選,因此太極的力量在此地最是強大。太極分陰陽,化兩儀,生四象,誕八卦,進而演化萬物,這本身就是另一種完美的創世系統,甚至不比本世界的系統差,靈魂同樣由此而生,因此太極本生就有集億萬精華誕生靈魂的力量,所以太極將一切能夠承受靈魂的存在視為準生命,或多或少受到保護。也正是因此,在那個世界一直宣揚著浪費同樣是天地大道犯下的一種罪孽,死後要償還的謹言,在神話傳說才會有哪怕草木山石一旦誕生靈智即受到天律保護的說法,魏曦發現太極規則戒律之嚴,秩序之井然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過這個世界的種種規則,天條之下,神祗甚至往往不管擅殺一人,天劫之下,即使滿天神佛也不敢輕易干預氣數,一不小心就劫數臨頭了。

輪回,這個神職曾經並不怎麼受魏曦重視,原因很簡單,掌管輪回雖然是件十分誘神的事情,但是卻出冥界那些神祗不說,在這樣一個神祗眾多,四分五裂,甚至連同一秩序法則都沒有的世界,試問你怎能做到‘陽世三間,積善作惡皆由你;古往今來,陰曹地府放過誰’的地步,這個世界可沒有統一的天庭,秩序井然能夠約束仙神的天庭。要知道神職乃是規則的高度凝結,不能在一定領域佔據統治地位就注定了你沒有發展前途,競爭本身也是本源不自覺的一種進化之道。但是在榮光位面的成功卻給了魏曦千載難逢的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才算是正式給了魏曦一個承載的地位,他的種種領域規則才真正在這個晶壁系顯形,這就如同大國確定游戲規則一樣,至此魏曦才是勉強有了干預的資格,正是因此一個小小位面的救贖成功才會受到諸強大神力的羨慕甚至妒忌。自然,來自神本身的神職影響也在那個位面正式確立,輪回開始擁有干預靈魂未來的力量,雖然處于與克藍沃的關系沒有大範圍在人類推廣,但是吸取和轉化惡魔或者魔鬼的靈魂卻不受克藍沃干預,而這種能力也是為本源所喜悅。

以救贖來固牧心靈,導引向善;以生命來裁決,來拯救;以輪回來庇護,來懲罰。這座尖塔就是魏曦在榮光位面的最大收獲結晶,淡淡的蘊蘊白光即使以地獄之力喚來的無邊黑暗也無法阻擋,光與暗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片瑰麗的天空,黑暗充滿殺伐之氣,墮落之意,不斷凝聚;白光卻依舊一如既往的平淡,波瀾不驚,只是發現卻能夠感覺到那絲絲撫慰靈魂的力量,殺伐之氣在這絲絲溫柔撫慰下慢慢消散著,轉化著,甚至化為生命之力注入大地之,草木開始蔥綠,空氣開始清香,雖然微弱,但是神祗卻能清晰分辨出來。庸,並非是退讓求存,無為,也並不是什麼也不做;順道而行,則本源自來,魏曦唯一需要做的只是一個模型,一個種,其他自有本源之力來進行,無為而無不為,無非如是。

當然這種救贖始終是溫水煮青蛙,急不得的,而且雖然對于下位生物來說力量或許巨大,但是對于同樣是晶壁系寵兒的神祗影響不大,力量始終是力量,對于提亞瑪特來說摧毀這樣一個神跡並不算什麼——假如神祗不在場的話,現在魏曦自然不會給與她這個機會,因此他在施展此神跡之後,其他三個化身迅速挺身而上,對著迎面而來的五頭怪物沖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永歸不朽最新章節 | 永歸不朽全文閱讀 | 永歸不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