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歸不朽 第四十章 後路

作者 ︰ 晨曦雪月

混沌海,一個完全混亂的位面。它的空間就象是四種基本元素以混亂的組合方式構成的大雜燴一樣。火球、氣囊、土塊以及水波不斷的互相爭斗,整個世界一片徹底地混亂,世界末日也不過如此。任何景象都可以在這里出現︰森林、草地、城堡及小島等等,只要你有足夠地能量抵御。這是一個什麼都有可能的世界,它表現的是最原始、沸騰著的混亂,它可以使所有的元素邁向死亡也使能量得以不斷地誕生。混沌海沒有邊界,沒有層面,因為他們總是在不斷的合並及分開,或者又是重歸混亂,生與死,存與亡地交錯在不斷上演。

這里其實就是晶壁系誕生後剩余的原始材料存放之地,也是吸取虛空能量轉換並用之于這個世界存在與擴張地地方之一。這里幾乎有所有地規則同時也沒有任何規則,著並不矛盾,因為這里隨時在進行不斷地組合,規則不斷誕生並迅速地被虛空力量和混亂地原力毀滅。

對于神,尤其是新神來說,這里是一個充滿了魅力與機遇地地方。因為隨著這里不斷生滅地規則,神可以領悟許多,這里完全是放任自流地實驗場,任何試驗都存在著。對于新神來說,知識地缺乏是最最緊迫地,比起那些擁有自己近乎完美規則和見識地古神們,教授與學生地差距都不足以形容。所以,這里也被稱為神的實驗場地,當然除非一些熱衷研究地‘教授’外,最多使用地自然是見之新奇地鄉巴佬‘學生’了。

魏曦地知識化身自從二十年前來到這里後就一直沒有離開過,在這里他將種種原本只能模擬推演地試驗完整再現了。在混沌海,既沒有白天也沒有夜晚,因為光與暗隨時可能出現,也可能下一刻就消失了。能量地混亂在于它們不能形成完整地規則,缺少靈魂本源地指引,各種能量地本能就在不斷地沖突著,這才是混沌海產生如此特性地原因。因此,在混沌海並非沒有生物,相反它誕生地或者能夠在它地領域里存在地都是一些強大地生物,它們依靠自身地力量引導混亂地能量形成自己地規則並抵御侵蝕,這就是有意控制與無意放任地區別。

由于混亂地本性影響,混沌海土生生命總是充滿了混亂地天性,基本上最多以家庭為單位活動。而外來者基斯瑟雷人,是混沌海唯一具有秩序天性地種族,即便這種天性也不強,吉斯瑟雷人擁有堅毅心靈,他們安全的生活在他們隱蔽的禪林之。他們比人類的體形略為縴細且身高較高,而明顯的特征則是一付長臉,以及灰色或黃色的眼楮。吉斯瑟雷人生活于混沌海深處,他們建立了類似于要塞的禪林之,相對于外部空間的混亂,禪林內部則保持著相當的穩定。嚴酷的使他們不得不組織嚴密,從孩提時代就必須要學會如何消除潛在的壓迫和敵人,因此他們的歷史建立在如同囚禁于修道院的生活方式基礎上,這也是生活地所迫。

魏曦在來到混沌海不久就在一次冒險發現了如今手下地這群吉斯瑟雷人,總所周知,圓越大所需承受地壓力面就越是龐大,這不是簡單地1+1等于2,甚至會達到3或者4的地步,因此吉斯瑟雷人地創造地島嶼都不會很大。這個小小地島嶼更是小,作為領導者地武僧也才是各高級武僧左右,勉勉強強能夠維持一個小島地安全——如果運氣不太差的話,要知道武僧地實力與數量決定著控制範圍地大小。

不過這群在首領格雷帶領下遷移出來地吉斯瑟雷人似乎運氣不佳,在月兌離城市在混沌海游歷不久就遇到了混沌海最最強大地生物——土生土長的存在——巨蟾,他們地活動的方式類似于游牧民族,一個族群由兩到五個巨蟾組成,還有一些較大的族群甚至由到十個巨蟾組成,基于混亂天性就不會更多了。強大的巨蟾甚至可以使用「塑物」這種本能力量來產生穩固的陸地,以及各種建築、植物和動物——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只要它或者它們有足夠地能力,生命進化地奇跡總是無處不在,是吧!

結果自是不必說,關鍵時刻,基于種種因由,魏曦出手擊殺了這個足足有八只巨蟾地大部落,挽救了這個吉斯瑟雷人部落。神畢竟是這個世界生物地金字塔頂端存在,神力輕而易舉地完成了別人眼不可能地偉業。在這里魏曦雖然隨時可以塑造出自己意願地領域,但是基于原本人類這種生物地天性,他並不在意結交一些能夠交流地智慧生命,即便他們明顯卑微,孤獨是神不可避免地,但是能避免自然最好。

于是乎,魏曦名正言順地在這片小小地島嶼上住了下來,並且成功地擁有了一些吉斯瑟雷人信徒,不多,三百而已,魏曦也不打算擴大信仰,因為基于混沌海地特性,信仰之力雖然可以無視,但是聖力不行,賜予牧師地聖力地傳遞消耗地能量驚人,完全是入不敷出,難怪每位神袛都拼命在主物質位面分食,也沒有哪個願意來外層位面大肆傳教,如今還好,由于魏曦地一個化身在這里,不存在消耗問題,但是總不能將自己地化身永遠放在這兒吧!那可就真的是丟了西瓜撿芝麻了!

無論如何,短期內魏曦還是可以將這個小小地島嶼納入自己地信仰體系地,反正人數不多即便將來出現什麼問題也號解決。因此,這十幾年來魏曦就以此為基地,帶著這個島嶼不斷地在混沌海四處流浪,享受吉斯瑟雷人不斷收集地新奇情報,十多年來對于規則,尤其是能量地領悟與見識得以大大提高,因此昆侖地神國建設自然也就更為嚴謹了。

對于神來說最最不缺地就是時間,十多年地潛心研究,魏曦結合自己前世所听聞地種種傳說,加之不斷地試驗,獲得最大地收獲——聖力轉換體統研發完成。這是一個不用經過神格地處理方式,魏曦參考了大靈聖力產生模式,結合能量守衡規則,以神力計算機為處理心,輔助以前世傳的神乎其神地法寶構建方式而產生一種信仰收集系統,簡單來說就是,以自身地某樣標志︰如聖徽、神像等為心,在一定範圍內(容器地不同範圍也不同)吸收信徒地靈魂之力並由寄存在神力計算機將之就地轉換為聖力賜予牧師,而非經由神格傳遞,這就極大地避免了消耗,剩余地信仰之力又自會回歸神袛,不多但是多少有所盈余,必要地時候這也是維系自身存在地保險栓之一,畢竟對于任何神袛來說,狡兔三窟絕對並不算多。

蚊腿雖小但也是肉啊,雖然基本上層位面地種種特性,信仰之力轉換損耗更多,同等量地收益不如主物質界地十分之一,但是這畢竟也是一種收益,細水長流地收益,因為對于這個成就魏曦還是覺得十分可喜地,而且信徒地存在也就意味著在一定範圍內地任何事情都可以隨時被神所覺察,這是魏曦不惜下大力氣開發這種體系地另一原因,因為這樣他可以節約更多的時間和力量收集更多地資源和知識,這也是他能傲立于諸神世界地本錢之一。

可以這麼說,沒有一絲本錢地神袛,僅僅依靠自己來認知、領悟,這就在根本上決定了他地局限性,畢竟任何條件地些微變化都會產生截然不同地幾種結果地,沒有哪個神敢自稱自己全知全能,謊言王也不行,這只會成為諸神地笑話。信徒除了提供信仰之力外,最大地作用恰恰就是帶給神不同地認知,更多地參考知識,那些不懂得善待信徒地神袛永遠沒有辦法獲得更進一步地資格,即便他表面上強大無比,這是魏曦所有知識和認知仔細思考地結論。

正是魏曦漸漸更深地認識到眾志成城、知識源于實踐等等道理,因此魏曦實際上在慢慢追求自己信徒的多樣化,深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樣的真理地他,即便漸漸有了些自高自大但是也不至于瘋狂到認為自己代表絕對真理的地步,因此他告喻自己的信徒︰知識源于生活,源于見識和經歷,因此你們當努力學習他人的知識;知識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哪怕再卑微的存在都擁有自己的知識;你們當如實記錄並了解他們,去蕪存菁努力吸取對自己有用的,並向需要的人宣揚它們畢竟自己信徒知道的越多,在某種程度上講也是自己知道的越多,由此在信徒心目自己更是睿智、身具大能的,無它,神掌握著很多凡人沒有想到甚至不敢想象的知識,因此凡人的些微難題自有千百種解決方法。這也是一種未知,是信徒敬畏神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永歸不朽最新章節 | 永歸不朽全文閱讀 | 永歸不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