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門女 第一百零七章 禮物

作者 ︰ 水清若雲

鄭綏是听到外面的動靜,方才停筆。

然而,只剛一擱筆,旁邊的女先生便開口道︰「小娘子,練字該做到心無旁騖。」

鄭綏抬頭,瞧著女先生面容嚴肅,只好對著女先生輕輕一笑,不料女先生卻是眉頭一皺,鄭綏見了,只得重新拿起筆。

這位女先生是阿嫂最近尋找來的,今兒第一天過來教她。

阿嫂原是吩咐,這位女先生教她《女誡》,今日上午講《女誡》時,她听得不耐煩,就說想練字,誰知,她直接給了鄭綏一篇《女誡》的字帖,讓鄭綏練習,使得鄭綏為之郁悶不已,臨起字來,免不得分心。

鄭綏都雖沒抬頭,都能察覺出來,這位女先生十分不滿,一直就板著臉。

不過,自從她進來,鄭綏就沒見她笑過,一臉的古板。

筆未停歇,心里只能祈禱著時間快些過去才好。

「錯了,又寫錯了,怎麼臨字都能臨錯。」嚴厲的說話聲在耳側響起。

「先生,我再重新來。」

「今兒這都第幾張了。」

鄭綏,「……」

她覺得她還是不接言好,重新取了張蠶繭紙,只是好鋪好,壓好玉石鎮紙,便听到?緄匾簧?歟?瘧淮蚩?恕?p>「阿姐。」

「阿姐。」

兩聲喊聲陸續響起,鄭綏驚愕地望著突然闖進來的十八娘十九娘,後面跟著的幾位婢女,領頭的采茯,卻是低垂著頭,看不清表情,寒風從外面吹進來,而同時,屋子里女先生一張臉冷的能和外面的冰雪相比拼。

只听女先生聲色俱厲道︰「怎麼不回事,小娘子在練字,怎麼隨便就進來,趕緊出去。」

這一聲斥責,倒是讓十八娘和十九娘猛地嚇了一跳,兩人都沒料到,鄭綏練字也會有女先生在旁,十八娘看了女先生繃著一張臉,忙伸手拉了拉十九娘,心沒來由得一慌。

尊師重道,只要上過學讀過書的,都知道。

十八娘和十九娘自不例外,心中倒生出幾分畏懼來。

只听鄭綏放下筆,問道︰「阿耶讓你們來的?」

兩人齊齊點頭。

鄭綏遂望向女先生笑了笑,「先生,以往我都能及時完成課業,不想今日先生新過來,我一時不適應,未及時完成,倒讓父親擔心了。」

女先生望向鄭綏冷聲道︰「小娘子什麼時候臨完這本字帖,什麼時候出門,我在下面等著小娘子。」說著面無表情地走了出去,臨去時,目光掃向外面的幾個婢女。

待人離去後,十九娘又立即活了過來,做了個怕怕的表情,然後上前問道︰「阿姐,你還剩下多少?」

一提起這個,鄭綏便有些垂頭喪氣,「只抄到第四婦行篇,還有一半。」她原本就是想練前日阮世父送給她的字帖,不想突然換了先生,上午的書法課,竟然改成教《女誡》。

于是,破天荒的,頭一次,鄭綏上午的功課沒有完成,中午沒有去守靜園用飯。

當然,便沒有和十八娘十九娘一起回守靜園。

又比平時推後了一個時辰。

待女先生離開後,鄭綏幾乎整個人都有點焉焉的。

采茯上前給鄭綏揉手腕,細聲說道︰「小娘子若是不喜歡這位女先生,等會兒用完午膳,去和大娘子說一聲即可。」

鄭綏嗯了一聲,從胡椅上起身,才走兩步,突然轉頭望向身邊的采茯,帶著幾分篤定,「是你放十八娘和十九娘進來的,沒告訴她們先生也在。」雖然十九娘性子跳月兌些,但鄭綏不相信,采茯會攔不住。

采茯沒有否認,「自來很少有先生訓斥過小娘子,今兒這位先生卻開了頭,連著幾次,婢子在外面听著,瞧不過去,正好十九娘又執意要找小娘子,婢子就沒攔了。」

「下次別這樣,既進了這個門,到底是我先生。」

采茯忙地應了聲唯。

出了書房,下台階,回到起居室。

用完午膳後,鄭綏便讓辛夷把昨天收到的生日禮物單子取過來給她瞧。

「第一張是府里的人,第二張是客人。」

鄭綏伸手接過,輕嗯了一聲,伸手接過。

四娘送的是一本《詩經》集注,五娘送的是一幅玉石棋盤,七娘是扇套,八娘是一幅自己臨的《名姬帖》,九娘是香囊。

家中姐妹送禮,向來隨意,從前在崔府便是如此。

大多數時候,送禮,都是送自己所擅長的方面。

譬如,鄭綏送禮,多數時候都是自己畫的一幅畫。

「把那幅《名姬帖》拿給我瞧瞧。」

瞧著辛夷應聲,一旁的采茯開口笑道︰「婢子倒是覺得大郎送的七寶纓絡,很適合小娘子佩戴,寓意也好。」纓絡又稱長命鎖,地平城較流行。

「一並拿過來,還有阮世父給的幾幅字帖。」

沒一會兒,辛夷就帶著無衣幾個婢女,捧著兩上精致的木盒子走了過來,一一放到案幾上。

鄭綏從阿羅手中拿過那幾張字帖,笑問道︰「阿羅最近識了多少個字?」

阿羅一听,掰了掰手指頭,許久才回道︰「有三十個字了。」

「阿羅真聰明。」鄭綏伸手輕捏了捏阿羅粉女敕的臉蛋,笑嘻嘻地夸贊,瞧著阿羅唇紅齒白,長得漂亮,像個玉女圭女圭一般,只覺得越看越養眼。

打開八娘所臨的《名姬帖》,一眼就能看出來,八娘在練字上一定是下過一番功夫,想著八娘也喜歡書法,便從阮世父送給她的三幅字帖里,拿了一幅遞給旁邊的采茯,「你打發人把這幅字送給八娘。」

采茯頓時蒙住了,「小娘子,這帖子可不易得。」喜好書法的人,都知道中州阮遙的字帖,最是難求了。

鄭綏搖頭,「是不易得,但是對別人來說,對阿耶來說,只需要找個名頭。」

七娘和九娘送的都是針線活計,只可惜,鄭綏不喜女紅,只懂皮毛,只覺得兩人送的扇套和香囊,針角都很好。

四娘好讀書,手不釋卷,能送出來這本《詩經》集注,鄭綏上回送的那幅《七夕仕女乞巧圖》功不可沒。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高門女最新章節 | 高門女全文閱讀 | 高門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