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門女 第八十一章 前程

作者 ︰ 水清若雲

第八十一章前程

鄭經走出鳴玉軒,兩肩立即垮了下來,仰頭望天,只覺得陽光格外刺眼,腦海中浮現出父親方才的神情,心頭的郁結之氣,非但沒有散去一星半點,反而越堆越多,薄唇不由自主地抿緊了幾分,繃著一張臉,帶著些許陰沉沉。

剛出守靜園,又退了回來,對著守在門口的一位僮僕吩咐道︰「你去給二郎傳個信,就說是郎君召他去鳴玉軒說話。」

「這……」那位僮僕微微遲疑一下,一踫上鄭經掃過來的目光,忙地低頭應了聲唯。

鄭經收回目光,側頭望向跟在他身後的青衣僮僕侯十,「你跟著他一起過去,把二郎請過來。」

侯十是侯一的從弟,才及總角,五年前就開始跟在鄭經身邊跑腿,听了這話,便領命留了下來。

鄭經方大踏步離去。

守勤園的正堂,歡笑聲傳來,遠遠在園門口就能听到,越往里走,听得越清晰,有崔大郎,有五郎,更有十娘的,甚至其中還間雜有李氏清澈柔和的說話聲,鄭經腳下的步子登時漸慢了些,臉上的表情也緩和下來,經過中庭時,問向經過的婢女,「十三娘回來了?」

那位婢女頓住腳步,「回大郎,大郎走後沒多久,娘子就回來了。」

鄭經腳步並未停歇,胡亂輕嗯了一聲,便徑直往前走。

屋子里,李氏懷里抱著鄭綏,鄭緯和崔世林相挨而坐,一見他進來,場上的說話聲中斷,李氏帶著鄭綏起了身,鄭緯起身和鄭綏喊了聲大兄。

「阿大回來了。」崔世林望向鄭經,一張俊美無儔的臉上,掛著一抹淺淺的笑容,如春日煦風般,滌蕩人心。

鄭經頷首笑了笑,上前到崔世林對面跪坐下。

只听一旁的李氏提及,「方才伯父已派人過來傳話,今晚家中準備家宴,為表兄洗塵,明晚在清樂堂準備夜宴,邀請滎陽境內各家世族郎君一起聚聚。」

「甚好,我也正有此意。」鄭經點頭,整了一下衣裾,笑問道︰「你們剛才在說什麼呢,這麼高興?」

鄭綏張口欲言,卻突然轉頭笑著望向一旁大表兄,崔世林會意,「正在說宴會的事,熙熙提起,明晚的宴會,希望各家小娘子也能參加。」

「熙熙想見郭家三娘子,直接下帖子邀請郭三娘子來府里即可。」鄭經望向跪坐在李氏身側的鄭綏,微皺了下眉。

「可我也想參加宴會。」以前在平城時,家中有宴會,她和世柔表姐都會參加的。

「明夜的宴會你不能參加,等你的腿完全好了再說。」

這話一說,鄭綏的嘴角撇了撇,目光瞥向崔世林,眼中帶著幾分俏皮,似在說,你看吧。

一旁的李氏把鄭綏的小動作瞧得分明,微微一笑,伸手把鄭綏攬入懷中,看了鄭經一眼,方才鄭經一進來時,她就察覺到鄭經神情有異,她先時在伯母諸葛氏那得知崔家的消息,也吃了一驚,想必阿公把他叫過去也是為這事,一念至此,遂道︰「熙熙如今膝蓋不能久跪坐,等會還得喝藥,我先帶她回望正園,你們兄弟先敘舊。」說著抱著鄭綏起了身。

出了門,只見鄭綏輕拍了下阿嫂李氏的肩頭,「阿嫂不放心,就讓劉媼抱我,阿嫂如今懷著小佷兒,可不能太辛苦。」

李氏也的確很吃力,把她遞給身後的劉媼,卻是伸手輕點了點鄭綏的額頭,「你呀,方才你大表兄不是都答應你了,讓你參加明晚的宴會。」

「可阿兄沒答應呀。」鄭綏仰著面笑道。

李氏搖了搖頭。

——*——*——

這邊廂,李氏和鄭綏一走,屋子里頓時安靜了下來,鄭經望向對面的鄭緯道︰「阿奴,阿耶身體似又有些不豫,你去守靜園那邊陪阿耶說說話。」

「阿兄。」鄭緯喊了一聲,如墨玉般的眼眸骨碌直轉,笑著起身行禮時,瞥了眼大兄鄭經和表兄崔世林,沒有遲疑很快離去了。

鄭經揮手遣退了服侍在側的婢女。

崔世林手端起案幾上的清盞,抿了一小口,方抬頭望向鄭經,輕笑道︰「阿大,野奴一向聰敏,與其藏著掖著,還不如直接和他說明白。」

「等他再大些吧。」鄭經猶豫了一下,沉重道︰「況且,阿耶和伯父有句話也說得很對,不管怎麼說,阿寄和我亦是兄弟。」

崔世林看了鄭經一眼,淡淡道︰「隨你們。」

這是鄭家的家務事,他亦不好插手,而且他來滎陽時,阿耶曾說過,這次毀約的事,別人尤尚可,唯獨姑丈,怕是心里會存生分的疙瘩,從私心來說,無論是祖翁還是阿耶,都極願意熙熙嫁給阿弟,只是朝堂上的事,風雲即變,尤其身在胡人朝堂,又哪能真正做到獨善其身。

姑丈口口聲聲說胡人哪可與婚,可在平城的鄭家二房,早在二十年前,即已開始與鮮卑皇族聯姻了。

「阿大,你有什麼打算?」

「祖父伯父已經隱了兩代,我不能再不出仕,不知外祖父和阿舅有什麼意見?」鄭經揚頭望向對面的崔世林。

只听崔世林說︰「祖翁的意思,也是希望你出仕。」

鄭經點頭,喊了聲阿兄,望向崔世林的眼眸明亮而有神,說話的語氣慎重又認真,「我不想從秘書郎或著佐郎做起。」秘書郎和著佐郎是世家子弟初入仕途的兩個起點,崔世林三年前以蔭入仕,被召為秘書郎。

崔世林詫異,「阿大,那你想從哪里起步?」

卻听鄭經語氣緩緩道︰「阿兄,自十歲起,我便隨伯父掌管家中部曲,鄭家部曲號稱十萬眾,可不是虛數。」

崔世林愣了一下,爾後失笑道︰「阿大,你這想從軍中做起。」也不怪崔世林大吃一驚,秘書郎和著佐郎,一向為世家高門子弟進入仕途一個很好的起點,自平城朝中大力推行漢化改制後,朝中官制比照南楚而建,文官漢儒世家的地位日漸上升,武將鮮卑貴族的地位日趨下降。

瞧著鄭經點頭,崔世林臉上升起一抹苦笑,「阿大,朝中軍權都掌握在鮮卑功勛或是皇族宗親手中,而漢人是不掌軍權的。」怕是連祖翁和耶耶都沒料到,鄭經會有這樣的念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高門女最新章節 | 高門女全文閱讀 | 高門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