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門女 第十三章 姓鄭

作者 ︰ 水清若雲

大軍從上黨出發,一路南行。

抵至山陽境內時,桓裕令副將桓覃和沈先生帶領人馬繼續南行,與父親匯合,只余下五十護衛,跟隨他留在山陽境內。

先時,他和鄭經約好在山陽踫頭,而且,鄭家的五千部曲也駐在山陽境內。

初一到山陽,最興奮的莫過于安叟,自從知道鄭家五千部曲在山陽,安叟好似終于找到根基一般,格外的精神,一進山陽,就和桓裕商量,直接去部曲所在大營。

然而,鄭綏卻是不願意,「現在阿兄又不在,過去了也沒人認識我們,等大兄和阿兄回來了,我們再過去也不遲。」

桓裕听了鄭綏的話,揉了揉鄭綏的頭頂,笑了笑,回絕了安叟的提議,因桓裕是南楚的將軍,便沒有進山陽城,而是另擇了地方扎營安頓。

這幾日天氣晴好,每至夜晚,天上明月皎潔,銀光映罩著大地,星星稀稀落落,一閃一閃,晶晶發亮,鄭綏總喜歡坐在露天的地方,背靠在桓裕的膝蓋上,仰面望著天空,听桓裕講他小時候的事情,或是鄭綏自己說起平城的事來。

這一日,待鄭綏說完在平城郊外鮮卑貴女們游獵的趣事後,桓裕瞧著鄭綏說到最後時,兩眼閃閃發亮,比天上的明星還要炫目,想來,在平城的日子,最是美好不過了,又想起,進山陽後,鄭綏不願去鄭家部曲的大營,不由伸手扶她坐起來,臉上的神情不自覺地嚴肅許多。

突如其來的動作,令鄭綏一驚,一抬頭,就看到桓裕繃緊著臉,正欲開口問怎麼了,卻听桓裕道︰「熙熙,你到底姓鄭,不管你在哪兒長大,你都不該忘記的。」

鄭重其事,卻又語重深長。

鄭綏愣了一下,沒想到桓裕會對他說出這樣的話來。

這樣的話,她剛懂事的時候,五兄就對她說過,而桓裕現在的神情,像極了五兄和她說這話時的神情。

嚴肅認真。

良久,回過神來,才訥訥道︰「我知道。」

又想起,采苓和她說起,從山崗上回來的那夜,她說的夢話,桓裕守了她一晚上,遂又道︰「可我想回平城。」

這是自阿姆死後,她心底一直滋生的渴望。

滎陽于她來說,只是外祖母口中的地名,只是外祖父和阿舅信箋里鄭家所在地,只是小時候身上接連不斷的喪服。

平城才是她生長的地方。

自懂事後,她便知道,終有一朝,她是要回滎陽鄭家的。

她在外祖母身邊長大,身邊親人有阿舅和舅母,世林世橋表兄和世柔世沐表姐,自記事以來,身邊一直就是這些親人。

當然,自記事以來,她就知道,在滎陽也有許多親人,有父親,有伯父伯母,有三個同母兄長,兩個異母兄長,有兩個親姐,七個堂姐,一個堂弟,還有許多鄭氏族人,但是這些,于她來說,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也只有概念,除了大兄鄭經他見過,其余人她都沒有見過。

離開滎陽時,她虛齡兩歲,其實不過才五個月大,她臘月出生,開春後,阿娘亡故,未滿百日,便去了平城,爾後半年,祖父去逝,兩年後,曾祖母仙逝,一年後,祖母病逝,每回報喪至平城,外祖母都沒有讓她和五兄回滎陽奔喪,只是令他們換上喪服,朝南而拜,在六歲以前,她和五兄,身上的喪服就不曾月兌過。

一旁的桓裕瞧著鄭綏低垂著頭,目光盯著地面,不言不語的出神,想著自己的話是不是說重了,遂伸手把鄭綏抱入懷里,模了模她的腦袋,「明日你見著你阿兄了,你問問你阿兄,看是不是我說的這個理。」

听了這話,鄭綏抬頭望了桓裕一眼,「這話從前,阿兄就說過。」

正因為此,外祖母讓她和五兄回滎陽鄭家時,她再不舍,也不曾說出半個不,兩手緊緊握著,絞了又絞,眼楮有些濕潤,強忍著,眼淚終竟沒有流出來。

就著篝火,鄭綏臉上的掙扎與無措,桓裕看得分明,輕拍了下她的腦袋,帶著幾分刻意的輕松,「好了,今晚就到這兒,先回帳營里休息,好好睡一晚,明日下午就能見到野奴了。」

鄭綏縮著腦袋靠在桓裕懷里,幾不可聞地應了一聲。

桓裕抱著她起了身,轉身回了帳營。

哪怕是回了帳營,采苓給鄭綏收拾妥當,躺到了榻上,鄭綏的情緒一直就不高,桓裕在一旁守著,直到鄭綏睡著了,方才離去。

自從他守的那一晚,鄭綏沒有做噩夢,自那以後,每晚鄭綏睡覺前,桓裕都在一旁守著,直到她熟睡了,才離去,連接著幾晚,都不見鄭綏再做噩夢。※※※※※※※※十分感謝暗夜沉吟打賞的平安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高門女最新章節 | 高門女全文閱讀 | 高門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