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大時代 089章 檢討(求收藏推薦)

作者 ︰ 二月二龍

089章檢討

掌握了華夏科技界的名人名單,再加上《華夏高科技史》對未來技術的描繪與總結,在這個世界上,楊夏確實可以橫著走了。

當然,前提是楊夏要善于利用這些信息來構建未來的科技高地。在高科技領域,譬如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訊技術、生物技術等方面,華夏最多落後于西方一代人。也即此時米國的相關技術,華夏在二十世紀末就幾乎能夠趕上,在一些特殊領域,甚至能夠超越。

落後一代人,能否追趕上呢?如果以常規方法,那是想也別想,至少在二三十年內是不可能追上的。但是,當楊夏掌握了未來科技的脈絡,知道未來科技哪個方向是正確的,哪個方向是錯誤的,華夏就有可能以這種超常規的方法追上米國。

譬如一代模擬通訊技術,此時華夏與世界的差距只有幾年時間,如果華夏立即動手研制,說不定還能超越其他國家,率先研究出模擬通訊技術。而幾乎與此同時,華夏在研究一代時,還可以預研二代,做好準備。

總之,一本《華夏高科技史》,在楊夏看來,比他的重生意義更大。他作為一個文科生,純粹重生,其實是幫不了華夏多少大忙的。如果楊夏立志從政,說不定能夠探索出一些新東西出來,但是,想要逆轉什麼也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核心的東西還是科技,一旦科技獲得了全面突破,米國算什麼,倭國算什麼啊。

但是,楊夏雖然掌握了《華夏高科技史》,卻不準備將其直接奉獻給官方。這個,楊夏到不是怕「切片」,而是直接拿給官方,他們未必懂得珍惜。

與其拿給官方,還不如自己組織人對未來科技進行研究。當自己在科技界獲得了長足的進展之後,到時再將一些不適合民營或私人研究的東西交給官方,因為身份的不同,那時官方說不定會重視得多。

「楊隊長,鄭副隊長,情況怎麼樣?」楊夏也就分分鐘,就將未來要怎麼做,給思考得差不多了。而他現在的任務,則是繼續當他的特種部隊教官。

「前指命令我們,盡快撤回國內。」楊立偉說道。

「沒其他要求?」楊夏覺得,直接撤回國的命令,未必就很恰當。最正確的命令應該是,就近尋找一支大部隊,特種部隊與大部隊一起行動。

「沒有。」這是鄭山搶著說的。

「你們是怎樣想的?」楊夏雖然覺得暫不回去為好,這是從特種部隊本身的角度來看的,但就他自己來說,回國或不回國真還無所謂。

「前指說讓我們听听你的意見。」兩人幾乎同時表示出這個意思。

「前指說沒說我們偵察到的情報是怎麼回事?」楊夏覺得換個角度來說。

「前指表揚了我們,說我們偵察到的情報非常有用,算是超額完成了任務。」楊立偉說道。

「既然這樣,我們還是先回國吧。這次戰爭,也不是一天兩天就打完的。」楊夏想了想,雖然最正確的做法是留在安南境內,配合大部隊繼續殲滅安南猴子,但是,特種部隊哪怕殲敵一千兩千,對于整個戰爭走向,並沒有太大的作用。

而特種部隊回到國內,也並不是沒事可做。第一,特種部隊的一些經驗,可以總結出來向全軍推廣,至少對各部隊之偵察分隊的價值是非常大的;第二,楊夏回到前指,在某些問題上,可以給前指當當參謀。在這一點上,想必前指也是意識到了,所以要特種部隊回國。

第三點同樣重要,那就是特種部隊必須對此次出國偵察作戰的過程進行總結,隊長楊立偉的錯誤,幾個小隊長的錯誤,普通士兵的錯誤,都是非常致命的。只有對其進行深入的檢討與自我檢討,這支部隊才能真正成熟起來,至于在這之前,特種部隊與普通的偵察部隊相比,並沒特別的優勢。

全隊向後轉,楊夏再也沒有沖在前面去帶路了。此時,即便安南軍人發現了這支小部隊,也不會節外生枝前來攔截,因為,二月十七日這一天,華夏數十萬軍人都在向安南涌去,安南人如果有那個精力,就應該阻擋住華夏的進攻,而不是為難一只正在撤退的小部隊。

當然,如果安南人真的要為難這支部隊,就不知道派出多少兵力合適了,一個連?一個營?甚至一個團?如果把楊夏給惹毛了,想必安南即便出兵一個團,也難以在特種部隊面前討得了好去。

因為這是叢林。

晚8點,特種部隊撤回國內。南蜀軍區參謀李進南在邊境地區迎接特種部隊的回歸。李進南,就是南蜀軍區最早派來陪同楊夏的那名參謀。

晚10點,特種部隊隊長楊立偉、副隊長鄭山,總教官楊夏,在前指會議室,向軍方匯報此次作戰的經過以及得失。

听取匯報的,除了老虎、老軍人外,還有前指所有的軍長以及來自上京總參的參謀們。強大的陣容表明華夏軍方對特種部隊這一新生事物的關注。

特種部隊隊長楊立偉主匯報。

這種匯報,最重要的是實事求是,作戰過程中,出現了什麼都必須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也不掩蓋,只有這樣,才能給軍方提供珍貴的一手資料。

當然,在匯報過程中,但凡特種部隊取得的進展,無不與總教官楊夏有關。攀登2001高地懸崖,沒楊夏幾乎就攀登不上去;上了懸崖後,沒楊夏也難以識破和安全通過安南的「巨石哨所」,當然,通過巨石哨所後麻煩就出現了,前進的路上突然出現檢查站,特種部隊只好繞路,然後是有士兵被蛇咬了,天下暴雨了,數十人低燒和中燒……反正一路不順,但是,因為有總教官存在,這些困難最終都得到了解決。

匯報的重點,是安南人設置的那個檢查站。那個檢查站有問題,是楊夏最先分析出來的,然後由楊立偉和鄭山對其進行了補充,最後決定由總教官楊夏獨自返回偵察。而這一段最精彩的,則是身背至少30公斤行李的楊夏,在叢林中與安南猴子的汽車賽跑,並偵听到安南士兵的對話,並最終發現安南一個營級火箭部隊。

楊夏離開特種部隊後,特種部隊與安南民兵巡邏隊的遭遇及其此後的交戰,由副隊長鄭山匯報。這一部分內容,兩位老首長以及一眾參謀听得非常認真,因為這才是特種部隊應有的狀態,與敵突然遭遇,那就看誰更強了。

顯然,對這段時間中特種部隊的表現,前指整體上也是滿意的,雖然犧牲了1名士兵,重傷有3人,但畢竟擊斃擊傷了差不多30名安南軍人。最主要的,特種部隊的犧牲,多是接觸戰剛開始時沒經驗造成的,與敵交火後,特種部隊慢慢地控制住了節奏,並用詭雷大量消滅敵人,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當然,鄭山的匯報中,也著重談到了楊夏的「飛蝗石」技殲敵。鄭山直接估計,在大約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楊夏以「飛蝗石」至少殲敵200名以上,如果再加上完成任務後的突圍楊夏所殲滅的敵人,總數有可能突破250人。

二百五啊?楊夏听到這里郁悶異常。

輪到楊夏發言,楊夏首先指出,特種部隊的殲敵手段以及殲敵數量,應該作為我軍最高機密,絕對不能在媒體面前爆光,可以給特種部隊士兵授予功勛,但同樣不宜像普通部隊那樣大肆宣揚。

其次,對于前指所認定的特種部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楊夏提出了不同看法。就偵察任務而言,特種部隊的完成度至少在70%以上,算是基本完成了任務;就殲敵數量來說,特種部隊也佔據絕對優勢,這些都不錯。但就特種部隊的性質來說,所取得的成績其實不值得驕傲,甚至有明顯的失誤。

當然,楊夏也說了,這些失誤,主要原因是特種部隊剛剛組建,大家都還沒有經驗。

楊夏最後這個解釋,讓楊立偉非常汗顏。因為楊夏在離開特種部隊之前,反復叮囑過楊立偉,如何避讓安南巡邏小隊,如果避不開該怎樣怎樣。只是,楊立偉最終沒引起特別的重視,他以常規的方式處理安南人的追蹤,所以最終引來了數百名安南軍人的圍攻。

其實,有句話楊夏很想說,但真的不能說,那就是他覺得楊立偉並不太適合擔任特種部隊的首長,有時候,楊立偉的表現甚至還不如鄭山,鄭山畢竟是偵察兵出生,對于特種部隊的概念更容易理解一些,而楊立偉不過是參謀出身,雖然其自身有武功修為,但武功修為作為士兵的條件非常優秀,作為隊長的條件,似乎有不小的問題。

楊夏覺得楊立偉不合適干特種部隊的首長職務,到不是因為楊立偉的素質不行,或楊立偉比較好大喜功什麼的,楊立偉真正的問題,在于他對特種部隊並沒有特別的認知,譬如特種部隊的戰略地位,譬如特種部隊訓練的殘酷性,犧牲的巨大性等。

但是,楊夏又從楊立偉的說話語氣中,感覺到楊立偉似乎很胸有成竹的樣子,似乎很喜歡這個部隊長的職務。這樣,哪怕楊夏對楊立偉本來還想說兩句的意思,也最終消失了。

[p︰太疲倦,今天就一更了,明天三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夢幻大時代最新章節 | 夢幻大時代全文閱讀 | 夢幻大時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