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大時代 006章 青梅竹馬的人(求踐踏圍觀)

作者 ︰ 二月二龍

在沒有電腦的時代,寫作是真正在寫,而不是敲,也不是「碼」。所以,寫作的速度是比較慢的,再加上楊夏又是用的左手在寫,這速度就更慢了。

前世,楊夏的寫作習慣,在電腦普及前就已經形成了。那就是第一遍初稿時,多是「意識流」的,意識流得很快,筆觸也劃得很快,很多地方都只是線條或符號,別人根本就看不懂,至于詞不達意,或毫無文采之處,更是布滿全篇。如果有人把楊夏的「手稿」收藏起來,一定會引人發笑的。

但是,看起來根本不像文章的東西,只要讓楊夏修改一遍,其味道就出來了,有如雕塑,初看是一堆爛泥,然後只見匠師動了幾下手,立即就有了雕塑的樣子,再涂抹幾下,喲,竟然栩栩如生。楊夏的寫作,似乎也是循著這樣的路子,非熟人或本人,不足以了解他的這種奇怪的能力。

楊夏花了一個小時,寫了滿滿五頁作文稿子,稍為數了一下,大約有三千字,改出來之後,大約能成文4000字吧。這個字數,作為雜志刊用的散文,稍為有點短小精悍,但這不正好麼,除非必要,短文總是受歡迎的。

寫到這個程度,楊夏便收起了作文本,因為出早工的父母和姐姐要回來了,楊夏想了想,還是去燒水做飯。在農村,早晨這一頓比較重要,因為早晨本來就出了工,早就累了餓了,而早飯後還要出正工,是更累的活兒,所以,在農村里,早飯是一定要吃的,早飯甚至比晚飯更重要。

楊家的早飯,一般是「面疙瘩」,也即將面粉調成柔軟狀,然後揉成一小塊一小塊放進滾開的鍋中,待這些面疙瘩開過幾滾,全部浮起來後,就可盛進碗里了。

與苕葉小麥粥相比,面疙瘩就是比較好的食物了,當然,如果大鍋里再下半碗大米,等飯快熟時再下面疙瘩,這樣的「面疙瘩飯」絕對稱得上美食,這個時代,即便收入最高的人家,也不可能頓頓都這樣吃。

楊夏用瓜瓢從水缸中給大鐵鍋舀了一瓢水,用刷把把鐵鍋刷了幾遍後,再加上大半鍋清水,將鍋蓋蓋上,就可以在灶膛里加柴火燒開水了。

楊夏看了米櫃子里,還有大約二十斤米左右,此外大約還有半籮筐稻谷,這就是楊家僅存的細糧吧。////楊夏沒敢給鍋里下米,害怕老娘回來罵他。楊家二老,楊爹出門很節約,而娘親做飯也很節約,但楊家在鄉村也算大家,一個頗有文化的家庭,所以但凡逢節過年,楊家的菜肴在蔡家灣也是最為漂亮的。

前世,不覺得這些有多珍貴,但重生回來的他,面對爹娘的這些可貴的品質,楊夏十分感動。楊家是爺爺一代成為富農的,據說在太爺一代,楊家還是半農半佃,新華夏劃分成分肯定屬于貧農那一種,但爺爺成家之後,在短短十多年時間,家里就從一兩畝地的水平增長到了三十多畝,雖然好景不長,後土改被充公了,但也表明爺爺楊延高是蔡家灣一代人杰。

灶前的柴火是小麥桔桿。在小春這一季的桔桿柴禾中,最好燒上火的,不是小麥桔桿,也不是大麥桔桿,而是豌豆藤和油菜桔桿,這兩種作物的桔桿進灶,火炎亮堂,火勢猛烈,在需要猛火炒豬肝時,燒上兩把油菜桔桿,那豬肚一定非常滑女敕可口。

當然,蜀南丘陵的柴火中,什麼馬桑樹、黃荊條兒、柏樹丫等都是好柴火,只是,這些生長于荒山上的東西其數量也非常有限,楊家有一片自留山,每年冬季,都要上山砍伐馬桑樹等,但也只那麼三五擔柴火,真用來煮飯,最多應付兩個月時間。

要是有蜂窩煤多好啊!楊夏想道。

赤泉鎮也有蜂窩煤賣,但至少5分錢一個的價格,讓此時所有的農民都望而卻步,蜂窩煤進農家,至少要到1984年以後才開始,而90年代才開始普及,那時,蔡家灣背後的老馬山以及土埂、田埂上的樹木,才開始沒人去剃枝丫,也就是從那時起,國家吼了幾十年的綠化問題,才在農村里一勞永逸地解決。

好在小麥桔桿也不錯,楊夏一邊給灶膛里加柴,一邊將長長的麥桔桿挽成小把,同時還有空閑想想此前寫的《老馬山記》。

「咦,有問題!」想到那個「跑馬山記」,楊夏立即跑出灶屋,將作文本找來,然後一邊給灶膛加柴,一邊翻看著。

而翻著翻著的楊夏,終于哈哈大笑起來,「哈哈,天不絕我,終于開金手指啦!」

說起來,也算不得金手指,因為楊夏在想著此前寫的文章時,突然間落在紙上的那些文字仿佛活了過來一樣,在他腦海里一一浮現出來,尼媒,這是記憶力超好的現象啊,所以楊夏立即找來作文本對照,這一對照,自然發現這一切都是真的,他擁有了「過目不忘」的本領。

不過,楊夏大笑幾聲之後,立即冷靜了下來,將作文本收好,又去堂屋里找了一本「太祖選集」,找到那篇著名的《為人民服務》看了起來,斷斷續續地看完之後,將書一合,腦子里回想,終于,楊夏再次大笑了幾聲。

因為,「過目不忘」是真實的!

接下來,楊夏又實驗另一篇名著《紀念白求恩》,這次,楊夏的速度快了一點兒。最終,還是「過目不忘」,但是,記得卻沒有上一篇牢固,這說明,過目不忘是可以的,但並不表示自己可以「一目十行」,讀書,還得一字一行地按步就班地看。

或許,這才是楊夏最大的依仗。雖然楊夏是重生者,但這平行時空的歷史,誰敢說一成不變?即便歷史初期不變,難道因為自己的介入中後期的歷史也不會改變?

是的,自身的強大才是真的強大。管它歷史變不變,只要自己有本事,難道還餓死了,即便歷史要發生變化,也不可能變得面目全非,有些東西,該出現時還是會出現,既然這個平行空間也有《太祖選集》和《太祖語錄》這些東西的存在,也有鄧偉人的存在,說明這個空間與自己經歷過的空間基本一致。

嚴格地說,重生者憂慮自己的存在是否會改變歷史,除非重生者有意為之或處于戰爭年代,否則,重生者的作用,沒有他自己想像的那麼大。

因為,華夏是10億人口以上的大國,一個人,想在一個縣掀起波浪都不大可能,更不要說若大的華夏了。即便你在一個小縣上,成就了一個全球首富,也不過是你那小地方的人津津樂道罷了。譬如李超人是華人首富,又或者你這個重生者成了華人首富,在歷史面前並沒有區別,它該向前的還是會向前的,它該曲折的,也不會因為你一個預言或行為就不再曲折。

當然,重生者的存在,肯定對歷史有影響,但這種影響,往往與重生者本人的設想並不相同,這就因為歷史向來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是合力的結果。當重生者在用力時,別人因為重生者存在的原因,可能也會加大用力,從而抵銷重生者的努力。

在這種情況下,你說歷史變了還是沒有變?真實地說是變了,因為有兩股力量變大了;但表現出來的又沒有變,因為歷史還是那個方向。

楊夏估計的時間很好,大鐵鍋的水剛燒開,爹娘和姐姐三人就回來了,因此,娘親洗過手後,幾分鐘就將面疙瘩下到了鍋里,將泡菜從菜壇子里撲出來用菜刀切好,鍋里的面疙瘩也好了。

于是,一家六口又其樂融融地坐到桌上吃起了早餐。兩個弟弟,是姐姐楊春從床上給抓起來了,半大小子,不只是吃死老子,這瞌睡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睡醒的。不是有句俗話,年輕時睡不醒,年老時睡不著麼。

因為楊夏提前燒水,讓楊家的早飯比別個家早了一刻鐘左右,也等于飯後多了一刻鐘休息時間。不過,娘親的姐姐兩人同樣不得閑,他們要用這個時間洗碗喂豬。

楊家喂著兩頭豬,一頭大約有百斤出頭,估計喂著過春節殺的,另一頭才四十來斤,看起來像一頭瘦瘦的籠子豬。

這個時代,農民要喂肥一頭豬也是很不容易的。而喂肥之後,一般情況下,並不允許自己宰殺,得交公社或區上的食品站,又或者爭取到了自己宰殺的機會,除了要繳一道幾十塊錢的屠宰稅外,大多數豬肉也是要賣給生產隊其他村民的,如果楊家想一家人獨吃一頭豬,不要說經濟上是否可行,就是從道義上和紀律上也是不可行的。這時,還是大集體呢。

「當,當,當,當!」後山坡的銅鑼一響,表明又該開工了!

楊夏手拿一根扁擔也向公棚走去,因為他今天的任務是去給社員分配包谷桔桿,他要去公棚拿大秤和麻繩。

公棚,顧名思義,就是公家的棚棚,當然不會是棚棚,而是生產隊最好的房子,因為公棚包括著生產隊的糧食種子倉庫、農具倉庫,此外還有一個大大的曬壩和一排豬圈,集體還喂有10頭左右的豬仔。

「楊夏,你來啦。」就在楊夏埋頭趕路時,一個悅耳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啊……你……怎麼在這兒?」楊夏實然有些語無倫次,因為他面前的人,正是前世那個青梅竹馬的人,昨夜在荷塘流連,真正想听的聲音,不外此一人的也。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夢幻大時代最新章節 | 夢幻大時代全文閱讀 | 夢幻大時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