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嬈令︰至尊驅魔師 第47章 樓蘭古尸(3)

作者 ︰ 沫離

往來穿梭的商甲、僧侶、歌者、游吟詩人……使貴霜帝國熱鬧非凡,集市上,來自東西方的貨物令人眼花潦亂,阿拉伯地毯、中國的絲綢、玉器、陶瓷、希臘的雕刻品、天竺香料、埃及織物、摩尼珠、另有水精、蘇合、胡椒、珊瑚、瑪瑙、琥珀、珍珠等等。文化、宗教上的各種學說、教派更是叫人目不暇接,拜火教、佛教、瑣羅亞斯德教、希臘教……帝國內林立著古希臘、阿拉伯、印度和大漢風格的建築,貴霜王朝的鼎盛期到來了,月氏人不知不覺地接受了文化和文明,並成為載體與傳播者。如此說來,月氏人可謂因禍得福,使得自己的部族最終月兌離原始和蠻野。

可能是毗鄰印度恆河河谷,久沐印度文明的濃郁之風,貴霜王朝的第三代君王迦膩色伽成為虔誠的佛教徒,他在犍陀羅建廟宇、佛塔,一時間,犍陀羅雲集大批佛教上師和高僧,這里無疑為佛學中心地帶。

佛學初于印度時,並沒有像基督教一樣,信徒們為他們心中的神廣修高殿聖所,歐洲諸族將本民族的雄渾和狂放融入建築藝術之中,便使心中的神也顯得肅穆而高遠。相形之下,佛教要淡雅清靜許多,如微風掠面一般寧靜地走入人們心內,面對印度河谷無限的寂靜,僧侶們微閉雙眸,獨自參悟人生真諦和宇宙的奧妙,人們沒想到為佛塑像,直到佛教進入迦膩色伽的犍陀羅,被希臘文化燻陶已久的月氏人自然想到了塑像,她在一本資料上看到,最早的佛像雕刻者應該是大月氏人,他們用古希臘雕刻手法塑造佛像。我想後世一定延續了這一風格,以至于任何國家的佛像均有古希臘神像的宏偉造型,盡管佛的眉宇間是東方式的慈祥、笑靨,體態如東方的古老河流一樣豐韻流溢、美妙絕倫,可佛的像身卻一天天偉岸高大,直至赫然端坐于天地間,像樂山大佛等,腳踩大地,頭接藍天,把東方古國的大氣轟轟烈烈地揮灑到極盡。

眾所周知,佛教是從絲綢之路上傳入中國的,很少有人知道,由絲路上走來的傳教僧人中大多數竟為大月氏人,這又是一個奇特的文化歷史現象,月氏人拒絕了躍馬揚刀殺回故土,而選擇了另一種回歸方式︰披一襲飄逸的袈裟,頸掛菩提珠串,面目閃現著看穿塵世的超然,駝馬背上馱著卷卷經書跋涉而回。月氏百年歸來,一切是這般寧靜祥和,沒有復仇的烈焰,沒有強烈的憤恨。

也許,他們早已忘記了仇恨,這些月氏後人也許不知道這里是故鄉,血與火的故事已被祖先帶進了墳墓,但是,他們的血液深處一定還保留著一份記憶,當他們行過西域那一個個綠洲,聞到暖風中的葡萄香,看到滾動的羊群和奔騰的馬群,總會憶起什麼,縱使心內上涌些豪情血性,也淹沒于晨鐘暮鼓之中。他們口誦呢喃的經文,雙目超越大千世界看向虛空,禪坐入定,神游佛境,醒來回首,卻見古國上下萬眾向佛,四空皆聞誦詠之聲。佛教靜靜悄悄地就征服了這個大國。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妖嬈令︰至尊驅魔師最新章節 | 妖嬈令︰至尊驅魔師全文閱讀 | 妖嬈令︰至尊驅魔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