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影下的宰相 第三十九章 自行車現世

作者 ︰ 貓咪十字斬

「師傅,我來了!」從師傅的書房里傳出來交談的聲音。

「堅兒嗎?進來吧!」待劉堅開了門,卻發現兩個打扮不似讀書人的人坐在師傅的下首位置,似乎看出了劉堅的疑惑,先指了左邊那位,「這位是鄭師傅。」又指了右邊那位,「這位是錢師傅。兩位師傅都是剛剛從南京趕來的。」

「鄭師傅好,錢師傅好!」既然先生都叫他們做師傅,自己跟著叫肯定不吃虧,不過還是有點疑惑,這書院雖說不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地方,可是這兩個明顯不是先生的朋友啊,

「公子,客氣了!」兩位打扮普通的來客,在劉堅行禮之後,趕忙回禮。

「鄭師傅是南京數一數二的木工師傅,錢師傅是南京鐵匠的龍頭,我剛剛已經把你的構想和他們說過了。」程先生這一說,劉堅哪有不明白的,這兩位師傅是程先生從南京找來給自己干活的,雖然不知道程先生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能量,卻不能不讓人感動。

「師父,圖紙我都放在家里了,我在家里還做了個樣品。不如師父還有鄭師傅和錢師傅到我家去!」劉堅和兩位南京的高人解釋了一會,卻發現兩位高人總有些听不進去,畢竟也是這個時代沒出來過的東西,突然間有人說這樣子可以,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想的通。

兩位師傅自然是沒意見,事實上他們都有點迫不及待去看那個和傳說中木牛流馬有些類似的工具了。

木牛流馬,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史載建興九年至十二年諸葛亮在北伐時所使用,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三十里」,為蜀國十萬大軍提供糧食。

其後多有工匠想把這門鬼斧神工的藝術給還原了,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現在有一個才十二歲的小孩子說他那東西制造出來,用于代步可以日行兩百里,若是載物也可以三四百斤,你叫他們怎麼能輕易服氣,就算是也要有木匠還有鐵匠的幫忙才能造出來,可這天下木匠,鐵匠多了去了,其中不少,技藝不比他們要差。

此時,楊曉楠正在和宏文兩個折騰著劉堅造出來的樣子貨,宏文純粹就是再玩,而楊曉楠卻琢磨著劉堅交待的鏈條還有軸承之類的東西。

等兩位從南京來的工匠看到,那輛樣子貨真的在一個孩子的腳下跑著,恨不得一把把宏文拉下來,然後自己坐上去體驗一把。不過也是腳下生風,沒等主人家說話,就走了過去,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用手也從頭到尾模過了一遍。嘴里還不停的嘟囔著什麼,先是小聲的交流了起來,後來聲音越來越大,隱隱起了什麼爭執。

眼看著一陣沒有戰火的硝煙就要爆發,劉堅趕快示意宏文弄出一點動靜,宏文也是個機靈的,拿起地上的木頭就開始加工起來,那聲音自然也驚動了沉醉在科學世界里的兩位工匠師傅。

「咳咳咳……」兩人不由自主的咳了起來。

「鄭師傅,錢師傅,你們看我說的可行?」雖說是樣子貨,可是有楊曉楠這個手藝人在,牙盤,鏈條還是做的有模有樣的,還裝上了可以供人騎行的踏板。

「小少爺!」木工出身的鄭師傅顯得尤為激動,他現在已經認定了那東西是可以做出來的,至于劉堅是不是有高人指點他並不是很在意,其實就是現在回去,他都能估模做出一輛差不多的,就怕是還有什麼東**著,要知道這年頭講的就是法不傳六耳,不過能想出這東西的那位高人無疑值得膜拜,要知道他做了一輩子木工,馬車什麼的也做過不少,就是平時也琢磨過魯班的飛天翼,諸葛武侯的木牛流馬,卻不曾想過半邊的馬車也能用,「小少爺,我可以試一試嗎?」以一種近乎虔誠的心情,鄭師傅渴望的看著劉堅。

「鄭師傅,盡管試試!」這些東西劉堅從來沒打算藏著,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劉堅還是非常認同的,為什麼古人能做出那麼多匪夷所思的東西,而後人卻只能瞻仰,和那種口口相傳的授徒方式有非常大的關系,雖然大家都這樣,不代表劉堅這個攪局者會遵守這種規則,「宏文,給鄭師傅先演練一遍。」

「多謝少爺!」鄭師傅略一拱手,正所謂大恩不言謝,這時候說再多都有些矯情了。

事實上,劉堅做的樣子貨還真是簡單的很,拐彎都要下車自己搬動,不過卻已經具備自行車的模型了。

要說缺點就是有一些抖了,畢竟輪子是木頭做的,沒有減震的功能。

事實上證明程先生從南京請來兩位師傅,真是有先見之明。在做出第一輛自行車的時候,程先生就已經和兩位師傅簽了一份七年之約,七年之內,他們兩個還有他們的徒弟要給這項技術保密,而他們將在程先生開設的自行車廠里幫工。這個將要在南京開設的廠子,劉堅有一份子,劉家一份子,兩個師傅一份子,剩下的七份都歸了程先生所有。

雖然程先生一個人佔了七份,不過卻沒有人有意見,畢竟他們拿到手的都是實打實的,特別是兩個師傅都有些不敢拿這個份子,而程先生的七份卻是要先投入,要給那些雇人薪水,還要打通各個關節,最關鍵的是要能挺得住各路眼紅的神仙。

有道是抄家的知縣,滅門的府尹,如果你沒有實力,那些官兒有的是辦法割你的肉,喝你的血。而且能從南京鎮守府借用兩個手藝高超的師傅,絕對有不小的能量。

具體的操作,程先生沒有讓劉堅參與,因為自從自行車的事件後,程先生對劉堅越發的嚴格,背書,寫大字,寫時文等等,忙碌的不可開交,就是養豬場的第一批肉豬出場子這麼大的事情都沒工夫去慶賀,至于自行車的事情,只是模模糊糊的听說了一些,听說是將一輛鍍金的送給了皇上,又做了幾輛鍍銀的送給了當朝的幾位霸主——幾位閣老,還有錦衣衛指揮使陸柄,司禮監總管太監黃錦,還有就是嚴閣老家的小閣老。等到那些車子在京城這麼一亮相,先是在國都掀起了一股自行車的熱潮,然後通過京城向東南這個富庶之地傳來。紹興已經有人開始用自行車代步了。

一時之間,坐轎子的都少了許多。不說自行車目前是那等有錢人才玩的東西,速度還不慢,另外就是鍛煉身體了。劉堅假公濟私,給自己家弄了好幾輛。讓那些買不到車的是那個羨慕嫉妒恨啊,以至于他父親那一輛沒幾天就被好友給借走了,劉堅只好把自己的貢獻了出來。

冬天的時候,豬肉又是大賣了一筆,雖然定價只有普通豬肉的一半,七分銀子一斤,連普通的老百姓也舍得多稱上三五斤。冬紅薯在各方人物的關注下也是豐收了。

過了春,朝廷的嘉獎公文終于來了,吳知府調任戶部郎中,雖然是平調,可是從地方到中央絕對是一個大跨步了。在多方的協調下,趙知縣升任了他夢寐以求的紹興知府的位置,當然也是因為他全程參與了整個養豬場以及番薯的推廣。

吳郎中可能就沒那麼享受了,戶部早在番薯豐收的時候就市價征收了一大批番薯做種子,這件事情還是他在知府任上辦的,快馬加鞭趕到京城就開始做事。在北方先選了幾個地方開辦試驗田,南方則是現在受災的地方推廣,一樁樁的事情,都需要他去做。

除了這兩位大人,其他的一應人物也都有獎賞。趙瑾瑜直接就得了個監生的資格,不用在千軍萬馬闖獨木橋的南方考了,只要在國子監能月兌穎而出,到時候考進士卻是輕松了許多。

其余人也是各有賞賜,或是官職,或是金銀。

不過作為整個計劃的創始人卻沒有多少的賞賜,也就幾句嘉勉的話還有二百兩銀子。二百兩銀子還不夠打賞宣旨的太監再加上請一頓的,左手進右手出,唯一的好處就是劉家的祠堂多了一樣可以供奉的東西。

過年的時候,全族人祭祀的時候,看劉堅的眼光,再也不是那種輕視了,羨慕中略帶些討好的目光,讓劉堅頗有些小人得志的想法,不由得有些懊惱,要是皇上賞賜個什麼散官之類的,那不是好看多了。

雖然兩樣生意賺了不少錢,可是劉堅卻沒有存下什麼錢財,大姐要結婚,胞姐也要和結拜大哥喬子方共結連理了,兩位姐姐的壓箱錢就花了許多錢,再加上先生做主把他剩下的錢捐給了那些讀不起書的人,又在各個鄉村里建了一個公用的沼氣池,給那些村子里的讀書人冬天取暖還有晚上照明用,也算是不小的一樁善舉。

可是自己又能說什麼呢?師父也是看自己年齡還小,手里握著太多錢財,要是一個把持不住,被酒色財氣什麼的給迷住了,要再回頭就很難說,也要耽擱不少的時間。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陰影下的宰相最新章節 | 陰影下的宰相全文閱讀 | 陰影下的宰相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