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當土豪 第四十八章 安塞見聞(上)

作者 ︰ 武昌魚

看到知府大人的時候,李左掛剛穿上妻子給他補好的鞋,正走出窩棚來。下午的陽光還有些強烈,他眯上了眼楮。然後他就看見一大堆人向他走來,為首之人身著緋色官服,頭戴烏紗,腰系玉帶,昂首闊步,氣勢不凡,他的身旁是李縣令和吳典史,這兩位他是識得的,眼看眾人像眾星捧月一般簇擁著中間那人,不用想也知道這是位大官,起碼比李縣令要大得多。四周的百姓已經紛紛跪伏在地,他也慌忙跪下,把頭埋在地上,**高高撅起。

張邦彥一路行來,越看越是震驚。他先是去看了安塞縣的官倉,大部分收獲的土豆都在切片曬干後儲存于此,足有8萬來石,堆積如山,簡直把倉頂都要撐破了。他雖然早有思想準備,但還是被眼前的壯觀景象驚呆了,忙命隨從的護衛在倉庫各處檢查,以便核實究竟有無情弊。李縣令和吳為神色坦然,他們心里最清楚這8萬石只多不少,這還是已經分發了許多給本縣貧民及外來流民的結果,這也是他們敢于向延安府上稟欲以安塞一縣之力負責提供整個延安府救荒糧秣的底氣。開玩笑,這才是一萬畝土豆的一季收成而已,即便不考慮第二季擴大種植面積,僅此2萬畝田地一年就能收成土豆番薯折合糧食30余萬石!

不多時,護衛們紛紛回稟,倉內所儲糧食並無半分混充,均為剛入庫的薯干。張邦彥聞听,激動之余,向李吳二人告了個罪,著實稱贊一番,二人自是謙遜不已。

出得糧庫,知府大人的心情很好,這就叫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親眼看到了這堆如山積的糧食之後,此行已可謂不虛,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通過先前酒席之上親自嘗試土豆菜肴和適才親見堆滿土豆的糧倉,看來安塞引種土豆大獲豐收一事已是確鑿無疑的了。想到此,他對將要看到的水利設施更加期待了。

出得官倉,門口早備有軒敞漂亮的四人大轎一乘,這便是這時代的公車了,張邦彥之前就是坐的這頂轎子。李崇坐一乘低調的二人小轎緊隨其後,吳為不願坐轎,還是騎著他那匹劣馬,其余隨從人等,或步行,或乘轎,或乘坐騾馬車,不一而足。一路行來,縣城街道之上並不見半個乞丐,且街面上甚是清潔,不似尋常縣城垃圾遍地。張邦彥甚是奇怪,自從天啟年間起陝北就年年遭災,乞丐滿街就成了延安府城乃至西安省城的一個常態,小小的安塞怎麼也不至于一個乞丐都沒有,莫非是李崇知曉自己要來,預先將他們都驅趕出城了?不對,也沒這個規矩啊,就是巡撫出巡,也沒有驅趕乞丐出城的道理,無非是不許其在大路兩邊乞討,以防有礙觀瞻,將其趕至小巷角落罷了。張邦彥滿月復疑竇,只是不便發問。不過,這個疑團很快就被解開了。

一行人絡繹出得城來,徑往災民大營而去,為了保證知府大人安全,李崇派出了100多本縣土兵沿途關防,本地駐軍劉百戶著實巴結,也親自帶著自己的十幾個家丁隨從護衛。饒是如此,因知災民大營有近五萬人,張邦彥心下兀自微微不安,如此多災民,鬧起事來可是了不得的。但既已到此,不親眼瞧上一瞧又如何放心?

到得地方,下轎四顧,他才曉得自己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營地佔地極廣,卻安排得井井有條,地面甚是整潔,垃圾糞便皆無,全然不似尋常災民聚集處般骯髒邋遢。眾災民秩序井然,就似身處尋常鄉間一般。見得這許多大官前來,眾人紛紛跪伏在地,口稱參見大老爺不迭,張邦彥忙叫眾人起身。只見眼前災民多是老弱,少見青壯。一問之下,方知青壯都被官府組織起來興修水利,開荒放墾去了,原來這是吳為和李縣令商量的以工代賑的法子,給了災民好處,就要他們付出勞動,不能因為他們遭災就將其養起,這樣只會造就一批懶人而已。不僅流民,就是城內乞丐,也一體辦理,發給口糧,令其做工,以自食其力。這就是為什麼適才街上看不到半個乞丐的緣故了。就是老弱,也都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計,如清理垃圾,縫補漿洗,為上工的青壯們送飯送水之類,整個營地雖大,卻少見閑人。

張邦彥一邊行來一邊听取身旁李崇和吳為的講解,對安塞的諸般做法大感新奇,其實這些做法渾沒什麼難度,只是平日並無人想到去做而已。相比安塞,別的縣份對于災民都是畏之如虎,視之如賊,往往以迫使流民離境為幸。而安塞卻將災民視為寶貴的勞動力,將其組織起來進行各項生產勞作。兩種做法,一看可知高下。當然了,這也是因為有充足糧食和水源作保證,這又是安塞的獨到之處了。

張邦彥還發現營地中相隔不遠就有一處水井,多有災民排隊取水。他雖不親農事,卻也知道在陝北一口能保證出水量的深井意味著什麼,且這營地之中居然水井頗為不少,如若均為官府組織挖掘,所費當真不菲!一問之下方知此乃鑽井器械所為,此物亦由福建海商從海外販來,價值昂貴,但鑽井效率奇高。張邦彥听得此物亦由吳為出資購買,聯想到之前諸般情事,不禁暗自嗟呀,此人家資竟如此豪富!他心中一動,向吳為開口道︰「為文可能再向那海商多多購置此物?銀錢方面大可放心,必不讓為文吃虧。」他想此物若是推廣,自己亦是功勞不小。吳為笑道︰「大人下詢,倒叫卑職慚愧了,既然是大人所命,卑職豈有推辭之理,就算都由卑職報效,也是應當。」張邦彥大喜,忙道吳為為賑災已花費自家不少,哪有再讓他自家破費的道理,只能再購得此物就是大功一件,萬不用他再費私囊半分。吳為笑著應了。

原來之前鑽井機尚限制多多,如燃料問題,需用抽水泵取水問題,這些都是現代產物,難于保證長期供應,吳為亦一時無法可想。後來跟網友農業專家球球討論,才知這些早有成法解決,原來建國初期國外對中國進行經濟封鎖,國內燃料匱乏,竟發展出了不少土法子,用木頭為燃料的發動機就在其內,而且直到現在這種東西在印度還很普遍,就是國內,改造一下要造出來也不難,一般小廠都能勝任。吳為不禁大喜,聯系了上次訂貨廠家,提出要求,廠家雖感奇怪,但這種技術無甚難處,吳為又願出高價,哪有生意上門往外推的道理。很快就做出了吳為所要的東西。所制成品頗為簡陋,熱轉換效率偏低,但勝在技術簡單,取材容易,要不然也不會在今天的貧困地區還那般流行了。吳為已看過成品,效果頗為滿意,正因如此,方才對張邦彥剛才所言才一口答應,放在之前那也是萬萬不敢的。

求收藏求推薦求打賞,武昌魚會努力更新的,拜謝大家了!

中文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明末當土豪最新章節 | 穿越明末當土豪全文閱讀 | 穿越明末當土豪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