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指大明 第204章出海十四

作者 ︰ 紅眸本尊

送走王猴子之後,張牧便和溫德勝便到了碼頭乘船朝著永嘉方向而去。////

永嘉地處永嘉江,直通大海,乃是河運鏈接海運的重要內陸港口之一。

順著永嘉江而下,一路上看到山川秀美,風景如畫,張牧心里由衷的感嘆,這正是一塊人杰地靈的好地方。

路過永嘉縣城並沒有停留,而是繼續南下,一直到了楠溪江口,這才下船。

上車之後,走了沒有多久,張牧就看到在楠溪江里面,飄蕩著七八艘雙桅大船,讓張牧頓時吃了一驚。

這種雙桅大船已經能夠走遠海,看來溫家的海貨生意確實做的風生水起。

而且,這個地方也選的極好。

雖然在後世這里作為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可是在現在,楠溪江附近只有一些零散的村落。

外面有雁蕩山作為屏障,里面有內湖可有停泊,十分隱蔽。

而且直接連接著如海永嘉江,只要當地駐守的所衛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想要出去,並非難事。

片刻後,他們抵達了一處莊園外。

這一片田莊,少說有一百多公頃,如今都是溫家的產業,平時自然也麼有人來叨擾,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給溫家走海貨生意,那是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這里的莊園,四周大多種植茶樹,因為地處丘陵,不易大面積耕種,所以住在這里的人也並不多。

到了莊園門口,張牧下車,看到這里的莊園看上去十分陳舊,也不知道多長時間沒有修繕過。

不過,這里的車輛卻是絡繹不絕,穿梭如流。

每一輛車上,都滿載貨物,在莊園外有幾十間大房。這里的伙計正在忙碌著卸貨的卸貨,裝車的裝車,一片繁忙景象。

溫德勝帶著幾分得意的道︰「嚴老弟,這里便是我溫家的大本營了。當年我太祖在的時候,家道中落,已經只剩下了這三間茅屋。後來便開始發憤圖強,從一艘破舊的漁船開始,才有這諾大的家業。

這些年雖然我溫家從外面看著還不錯,不過大也有大的難處。只能繼續干這買賣。走,我先帶你去看看貨。等看完之後,咱們找一艘竹筏,好好的在楠溪江玩耍一天。」

「溫兄客氣了。」張牧笑道。

溫德勝便帶著張牧朝著庫房方向而去。

他剛過去,面有一個身材消瘦,留著山羊胡,穿著灰布直裰的老人走了過來。

那個老人見到溫德勝,便十分恭敬的作揖說道︰「少爺,您來了。」

「我讓你準備出來的貨呢?」溫德勝問道。

「跟小的來,都已經準備妥當。就等您看過之後。下午就準備裝船了。」老人笑道。

說完老人帶路,便打開了一間庫房。

溫德勝帶著張牧走了進去,拿起來一根鐵 ,朝著其中的一個麻袋便戳了進去。

拿出來鐵棍之後。老人趕忙遞上去一個簸箕,麻袋內,白花花的稻米便流了出來。

「嚴老弟,這是上等湖州米。你看看。」說完便遞給了張牧。

張牧看這大米應該是去年的東西。不過色澤還算是不錯,聞一聞也沒有發霉變質。

「按照市價,一貫寶鈔換一石精米或兩石糙米。我給你準備五千石精米。一萬石糙米。共計一萬貫寶鈔。」溫德勝笑道。

張牧知道,這是溫德勝有意巴結他,故意給了低價。

今年的行情,一貫寶鈔只能換一石半的糙米,溫德勝給了兩石,可謂是頗有誠意了。

張牧笑道︰「讓溫兄破費了。」

「那里那里,都是自家兄弟們,等日後北方開了市,還沉悶嚴老弟多多照顧才是。」溫德勝笑道。

「一定一定。」張牧笑道。

出了這間倉庫,便到了另外一間,打開之後,里面都是滿滿的綢緞布匹以及生絲。

張牧隨意拿起來一匹,用手模了一下,質地一般。

溫德勝便解釋道︰「這些絲綢,說起來都是一般貨色,不過就是這樣的東西,那些倭寇都趨之若鶩。上等的絲綢都留給自己用了,這些貨色,一般是海貨的主流。還是老規矩,一貫寶鈔換半匹綢緞,我這里兩貫寶鈔一匹半。給你準備六千匹,合八千貫寶鈔。另外給你準備了五千匹棉布,合五千貫寶鈔。」

「能不能再多點?」張牧問道。

溫德勝尷尬的一笑道︰「要是糧食,倒是可以再給你弄點,但是這絲綢布匹,到底是緊缺的貨物。我弄這些,也是十分不易。到底一般老百姓,也就自己紡自己穿。誰家的余貨也不多。人人手里都那麼一點地,這邊種了棉花桑樹,那邊就得少種糧食。老百姓覺得不劃算,還是種糧食的居多。」

張牧點了點頭,畢竟現在是小農經濟,家家戶戶自給自足,多余的才拿出了賣。再說,糧食產量低,不也允許他們多種棉花桑樹,不然吃飯都成為問題。

「這只是你這一單的買賣,實不相瞞,我這里還有潭王和幾個侯爺的單子。誰也得罪不起。倭寇對糧食的需求還是次要的,但是對絲綢和瓷器,那是必須有的東西,而且價格也比糧食高。所以,我也只能給你這些,畢竟也不能冷落了潭王他們不是?」溫德勝笑道。

張牧笑道︰「無妨,一切都听從溫兄安排。」

說完之後,張牧心里不由的憂心忡忡,起初就懷疑溫家一定有人背後給他撐腰,只是一直沒有肯定。

如今親耳听到他說出來潭王的名字,讓張牧不由的感覺,這里面的事情,怕是要復雜的多。

潭王乃是朱元璋的第八子,名朱梓,明史上記載「梓英敏好學,善屬文。嘗召府中儒臣,設醴賦詩,親品其高下,賚以金幣。」

可見,這潭王不是一個酒囊飯袋,至少說也是一個英明的王爺。

他走私,必然是為了錢,有了錢,便能做很多事情,比如謀反。

當然,這只是猜測,讓張牧真正擔憂的是,盡管歷史上對朱元璋的記載出入很大,有人說朱元璋是個窮苦和尚,有人說朱元璋乃是一方富豪,當了皇帝之後,有人說朱元璋氣量狹小,虐殺功勛,也有人朱元璋英明神武,開創了洪武盛世。

不管如何,但是有一點,是沒有出入的。

那就是朱元璋絕對是一個好父親,這一點毋庸置疑。

一旦關系到了帝王家的家事,那就必須小心謹慎,到底血濃于水,這不是一個外臣該去干預的。

張牧暗暗的琢磨,溫家的這件事,順藤模瓜到了潭王那里,就得打住了,不然絕對會萬劫不復。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染指大明最新章節 | 染指大明全文閱讀 | 染指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