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指大明 第85章 從長計議

作者 ︰ 紅眸本尊

第二天上午,張牧正在和王宏泰談笑,商議院試細節。

院試是童試最後一關,如果院試過了,便擺月兌童生身份,成了秀才,也就有資格參加今年秋天的秋闈。

張牧的縣試和府試都十分順利,接下來的院試,問題也到不大,畢竟此刻的張牧對八股文已經了然于胸。

而院試的形式也和縣試,府試不同,院試的監考大多數皇帝欽點的學道官來監考,所以又名道試。

而考試地點,一般為了照顧考生,會分地區分時間段開考,不過一般都在秋闈前兩個月結束。

因為一個行省考生較多,而且古代出門不易,爬山涉水,一般會分成浙東,浙西兩場分別舉行,浙東便集中在杭州考試,浙西便在台州。

金華府距離杭州較近,于是便在杭州開考,時間按照慣例,一般在五月中旬,而台州院試一般在五月下旬。

這邊王宏泰剛走,嚴厲興沖沖的進入房間,一臉喜悅,見到張牧便跪在地上道︰「卑職錦衣衛旗試百戶嚴厲,叩見張百戶。」

張牧急忙起身扶起他,心里知道這是朱元璋的封賞下來了,因為嚴厲救駕有功,故而破格提拔嚴厲成為了試百戶,從六品,官職僅在張牧之下。

「你我兄弟,快別來這套。嚴素呢?」張牧看到門口空蕩蕩的,心里有些失落的問道。

「爺爺身體不適,她在家伺候呢。」嚴厲說道。

「她得了什麼封賞?」張牧問道。

嚴厲小聲的道︰「說來也怪,嚴素沒有封賞官職,不過陛下賞賜了她不少宮里的玩物,一口寶刀,對了,有一串金瓖玉的菩提籽的手串,說是你和嚴素一人一件。」

「手串?」張牧琢磨了半天,沒看到聖旨里有這樣的東西?急忙道︰「把昨日陛下賞賜的東西拿來。」

僕從急忙捧著過來,昨天朱元璋賞賜的有兩個錦盒,一個錦盒里面裝的是蟒袍玉帶,另外一個錦盒里面是官服,官印,牙牌之類的東西,張牧還沒有打開看。

讓人打開之後,果然張牧看到在裝官印的錦盒邊上,躺著一個檀木盒子,打開之後,里面果然靜靜的躺著一串念珠,念珠是用上等羊脂玉鏤空雕成,上面瓖嵌著金線,每一顆念珠內,都有一顆菩提,到底是皇宮里面的工藝,巧奪天工。

張牧看到這里,心里大概猜到了朱元璋的心意,嚴*兒身他都能看出來,朱元璋豈能看不出來?

所以沒有給嚴素官職,于是便連升了嚴厲,讓他一躍成為了試百戶,等于是嚴厲一個人領了兩個人賞賜。

至于這串念珠,他和嚴素都有,是一對,看來朱元璋有指婚的意思,不過可能是覺得張牧年紀還小,所以沒有說破。

所以嚴永年才不讓嚴素繼續來保護張牧,到底是男女有別,所以嚴素才沒有來。

整日里看到嚴素,雖然兩個人經常拌嘴吵架,動不動就要收拾張牧,這一下嚴素不在身邊,張牧的心里倒是有幾分挺失落的。

「張大人,陛下讓我全權听你調度,我們下一步干什麼啊?」嚴厲剛當上錦衣衛,自然十分興奮,準備大干一場。

張牧這才回過神來道︰「以後你跟我在一起,別大人長,大人短。咱們還按照以前的稱呼,我稱你為少暮兄,你還叫我牧之老弟。不然顯得多生分。」張牧笑道。

古人一般有姓,有名,有字。

比如張牧,姓張,名牧,字牧之。

一般同輩或者同僚互相稱呼,必須喊字,也就是張牧之,這是大名,張牧是小名,只有長輩才能喊張牧,不然外人喊張牧,那就等于是罵人了。

嚴厲字少暮,如今有了官職,就不能再胡亂稱呼,所以要喊他少暮。

「好吧,牧之老弟,你說我們下一步做什麼?」嚴厲問道。

張牧看嚴厲這樣的熱血青年,著急著建功立業,跟愣頭青一樣。

後世所有單位也是這樣忽悠剛去實習的大學生,最容易上當,便笑道︰「少暮,你要冷靜。相信江浙錦衣衛已經得到了消息。估計很快就會來找咱們,現在我們的任務就是吃吃喝喝,什麼都不干。」

「不說說清官上任三把火麼?我們怎麼什麼也不干?」嚴厲問道。

「這論武功,我是不如你的,但是論人心,你絕對不如我。咱們如今是官,不是兵,所以剛被提拔上來,在不明白這里情況的條件下,最好的辦法就是按兵不動。先冷眼看著這里面的深淺,模清楚情況之後再去燒火,不然小心引火燒身。也容易被人當槍使。」張牧告誡道。

嚴厲緩緩的點了點頭,一副听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德行道︰「難怪我爺爺讓我多跟著你學。」

「我問你,你對倭寇的事情知道多少?」張牧問道。

嚴厲坐下張口便來︰「倭寇啊,就是東瀛人。每年到了五六月就會乘船來犯,不過年年打,他們是年年鬧。也奇了怪了。」

「那倭寇都是東瀛人還是有漢人?」張牧問道。

「東瀛人居多,不過也有一部分流民。不過數量很少。大多在沿海劫掠一次,就換了地方,讓人十分頭疼。」嚴厲解釋道。

張牧听到這里,便說道︰「這幾日你替我去一趟杭州,召集咱們在這里的所有錦衣衛,說我要見見他們。」

「牧之老弟放心,我明天就走。」嚴厲說道。

張牧心里暗暗琢磨,倭寇那是大明朝的心月復之患,其根本原因,就是明朝封關禁海。

明初朱元璋規定片板不得入海,但是海上貿易的需求是旺盛的,而其東南沿海百姓,以海為田,封關禁海,他們吃什麼?

當然,這是因為北面蒙元一直虎視眈眈,朱元璋也騰不出手來對付東南倭寇,主要是沒錢打造強大的水師,封關禁海,也就成了一個無奈之舉。

雖然藍玉在洪武二十一年北征漠北,大獲全勝,但是蒙元氣焰依舊十分囂張,以至于朱棣繼位之後,五次親征,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一直到了明朝中後期蒙元才漸漸平定。

所以導致倭寇這些年是越來越猖獗,和明朝中後期的倭寇相比,洪武朝的倭寇,大多都是真的日本浪人,其中一個重要的利益驅使,就是白銀。

因為中國不是產銀國,所以老百姓才大多使用銅錢,甚至使用過鐵錢,而日本是產銀國,用銀子換了絲綢,糧食,如今封關禁海,而且朱元璋不準銀子流通,他們只能搶,于是就有明初的倭寇。

要想徹底的解決這個問題,只能開放海關,事實上證明,大明朝只有明初和中後期有倭寇,朱棣繼位之後,六下南洋,開了幾個通商口岸,倭寇就沒有了,從這一點就能說明原因。

但是張牧自己知道自己人微言輕,還是不要輕易去挑戰沒把握的事情,眼下最重要的,倒是防止倭寇入侵了。

想到一收拾小1日1本,張牧倒有些磨刀霍霍,心里琢磨︰「終于可以報仇了。」

————————————————

更新晚了,一會話有一章,不好意思。

ps:解釋一下,正常情況下,院試一般在秋闈前一年,秋闈是三年一次。因為情節需要,所以提前了一年院試。謝謝了。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染指大明最新章節 | 染指大明全文閱讀 | 染指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