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邊軍一小兵 正文 第661章 秦王破陣舞

作者 ︰ 老白牛

崇禎十五年月,真保鎮贊皇游擊許月娥部俞鸞、簡要、盧景祥三人亂起,許月娥以新軍營雷霆鎮壓,共計八百余人被殺,事後陷入旋渦的真定知府引咎辭職,以邱茂華代之。(即可找到)

巡撫徐標被下旨喝斥,責其戴罪立功自贖,兵部擢許月娥為贊皇參將,並負責贊皇、臨城、元氏、高邑、柏鄉諸處防務。

在聘請的靖邊軍贊畫建議下,許月娥清洗了俞鸞等人骨干核心後,沒有將事態擴大化,並念俞鸞人等曾痛擊韃虜,有功于國,按戰死條例撫恤家人,當地軍民迅速安定下來。

事後許月娥整編全軍,計有騎兵一千五百人,步兵三千,一色新軍,余者盡編屯軍,忙時耕種,閑時c o練。

又依贊畫方案,結交新任知府邱茂華,固關守將李茂唇人等,使流民可從固關經平定州,壽陽,榆次等處到達太原,多了一條進入山西的通道。

月下,贊皇等處局勢徹底平靜,新軍c o練如火如荼,此時許月娥已知塞外大捷,因太侯夫人鐘氏記掛孫兒王憶,常思一見,又王憶從出生到現在也沒見過父親,許月娥決定前行宣府一次。

月下時,在一隊護衛隨同下,許月娥帶著兒悄無聲息離開贊皇,經真定府城,行唐,倒馬關等處,取道廣昌,蔚州,保安州等地,前往了宣府鎮城。

……

崇禎十五年十月初三日,興和所附近人山人海,有宣府鎮各處迎接的官將,有慰問的三晉商民,更多的還是當地附近屯戶,許多學生成群結隊走來走去,他們敲著鑼吹著號舉著小旗,個個興奮無比。

不說此次大捷,極大振奮軍民士氣便是王斗治下大家生活安定,沒有饑寒,沒有匪賊在可以望見的將來,日還會越來越好,百姓們對王斗都是真心擁護,生活在這片地方,短短時間內更有了歸附感。

「呀呀,呀呀好熱鬧,好熱鬧啊……」

鄭興祥老漢一家也擠在同屯的人群,二兒鄭天民女兒丫丫手上舉個小旗,上面畫著日月浪濤的圖案,興奮的拍打小手,身旁一些同屯的小朋友,一樣舉著旗叫鬧個不停。

四月時鄭興祥家人八口被收羅到沙城堡附近一處屯所屯田,幾個月過去了,他們盡早早成為了歸化籍成為漢籍只是時間問題,這也是屯民的優越性之一。

大兒鄭天良、二兒鄭天民因為表現良好,更盡成了屯堡的護衛之一可以帶刀持銃,此時迎接得勝大軍歸來,在防守官的安排下,他們的佩刀皆全部佩帶出來。

余者人等,則是個個舉個小旗,王斗治下每次舉辦儀式,皆是全民揮舞旗幟,以顯示朝氣如火的氣勢,因為如此,很多外地商人長期與王斗治下百姓做著紙布生意,這邊需求量太大了。

這種儀式日,購買刀劍等武器的百姓,也盡許可佩帶出來,不需要巡捕查驗他們的持刀證,當然,火器就不許可了。

王斗治下百姓有持銃證時可以購買長銃,然只可存放在家,不論什麼日,都不許可攜帶出來。

原本向民間許可銷售火器時,王斗曾想可賣一些手銃給他們,不過後來發現,這樣安全隱患太大了,畢竟手銃可是便于攜帶的暗殺利器,所以除嚴格登記的鏢局外,民間百姓不得擁有手銃。

看著孫女在腳下嬉笑玩鬧,鄭興祥臉上帶著滿足的笑容,在屯堡的日,是他的天堂生活,他不怕苦累,不怕干活,只求家人平安能吃飽飯就好,眼下這一切都實現了,豈又不滿足?

也因為種田能力出眾,鄭興祥更被民政司看,自己年過花甲的人了,還可以成為傳說的官人?鄭興祥真心盼望這樣的安樂日能一直下去。

此時他頭上頂了個茶壺,按他的說法,這叫簞食瓢飲,迎接王師歸來必須要這樣做,也引了一大幫老頭跟風。

與這屯人一樣,一個又一個屯堡人聚滿道路兩旁,他們個個興高采烈,真心的喜形于色,雖來自五湖四海,但他們的心與鄭興祥是一樣的,滿足帶著感激。

屯堡生活安定,以往的流離顛沛已經成為過去,每日干完活回來,堡內撫慰官還會給他們講報,經常有宣傳隊的人下來唱戲,這樣的生活,對以往饑寒交迫的他們來說是不敢想象的。

只要努力干活,還能早日成為漢籍,分田分地,對各人吸引力更大了,所以王斗治下,屯戶的擁護率是最高的。

當然,他們這麼高興,還有儀式日堡內會請他們大吃一頓的緣故,不過王斗認為,只要軍民士氣能凝聚,花點錢糧還是值得的。

……

密密人潮如海,人潮內端,以宣大總督紀世維、侯夫人謝秀娘、駐守本地靖邊軍大將鐘顯才,趙瑄,民政官鐘正顯,齊天良,監軍太監杜勛等為首,一起站在草原上等待。

他們得到消息,王斗率班師大軍,就快就要到達了。

宣府巡撫朱之馮、大同巡撫衛景瑗,東路兵備道馬國璽,延慶州知州吳植等人也處于迎接之列,他們站在紀世維身後,看著那歡慶的人群,還有前方喜笑顏開的紀總督,不知該做何表情。

特別東路一些小鄉紳,如原辛莊里長姜安、甲首許寬等人神情尷尬,特別許寬更是尷尬難言,因為他看到了自己女兒許月娥,她淡淡的站在侯夫人謝秀娘身旁,看到自己父親,只是冷漠的瞥了他一眼。

當時辛莊人等惡毒的攻擊許月娥,許寬作為父親,更是將親生女兒趕出家門,任她自生自滅,卻想不到女兒與大將軍王斗一樣,最後慢慢成為辛莊傳奇。

莊人雖然賣力吹捧,言語間皆有濃濃的自豪,但王斗好說每當外人問起許月娥之事,他們卻不知該如何回答。

眼下再見到其人,更是難堪之極個個無地自容。

許寬也明白,或許這輩自己都不能認回這個女兒了,可惜啊她可是為大將軍誕下一的。

許月娥這次回來宣府鎮,一路上故鄉故土,感觸良多,她直接去了大將軍府,鐘氏見到她與孫真是歡喜無比,她抱著嬰孩看看許月娥,又看看王憶,只是喜笑顏開︰「這臭小,就是有福氣。」

又道︰「月娥啊,這些年苦了你了。」

一番話,說得許月娥差點落下淚來。

其實在鐘氏心,對許月娥,她是很有好感的,當年許月娥被驅趕出莊她便時不時接濟,內心未必沒有別的想法,想不到多年過去許月娥還是成為自己媳婦,還生了一個兒。

許月娥在大將軍府住了數日,此時謝秀娘已率龐大的慰問團出塞,她也想見見謝秀娘更想見到王斗,鐘氏抱著王憶只是不放手,她只得領了一些護衛,單獨到了這塞外邊地。

在這里,她見到了謝秀娘,卻發現往日心那個童養媳形象的干瘦少女,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她成為高貴的侯夫人,一舉一動皆充滿氣度,連總督,巡撫見到她,也盡要施禮。

雖然謝秀娘非常熱情,她還是有種物似人非的感覺,茫然若失。

許月娥的事跡,在宣大三鎮也廣為傳揚,很多人看到這個冰霜冷傲的女,也皆投來異樣的目光,特別紀世維的眼色,更在她身上轉了好幾轉,雖然許月娥冷漠依舊,內心總覺不自在。

鐘正顯,齊天良,惜之等人都站在謝秀娘的身後,他們也很少理會許月娥,只有那個鐘顯才,有時會瞥她一眼,還有那個艷美絕倫的紀君嬌,倒是言笑晏晏,對她非常親切,但許月娥就是與她接不上話。

紀世維看著女兒,倒是非常滿意,紀君嬌在大將軍府走的是高端路線,可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此時身旁也是一幫貴婦聚著,不時發出陣陣嬌笑聲,看她們那群人打成一片,紀世維暗暗點頭。

少夫人站在紀君嬌身旁,她臉上頗有憔悴之意,她靜聲不響的,心事重重的樣,倒很注意許月娥這女。

鐘素素背著手,她還是一身將官打扮,她不時瞥許月娥一眼,又瞥少夫人一眼,對身旁趙瑄道︰「小瑄兒,有沒有注意到,狐狸精很多啊,這對大將軍可不是好事。」

趙瑄莫名其妙︰「哪有狐狸精?再說了,這是大將軍的事,和你有什麼關系?」

鐘素素有氣無處發,看身旁杜勛賊頭賊腦,不時往她身上掃射,不由恨恨道︰「看什麼看?你個死太監!」

右邊不遠處的杜勛耳尖,立時听到了,他嗤的一聲,自言自語道︰「明明是個母的,偏要扮成公的,德性!」

身旁一小太監驚訝道︰「鐘將軍是女的,奴婢怎麼不知道?」

杜勛得意道︰「這世間有什麼事,能逃過咱家的火眼金楮?」

他不提此事,其實他猜測王斗人等,靖邊軍各將,或許早知道鐘素素身份,心照不宣不挑明罷了,也避免種種尷尬,眼下自己揭破,不是什麼好事。

他轉移話題︰「永寧侯這次得勝歸來,听說繳獲不少?」

一小太監道︰「听說繳獲牛羊幾十萬頭,戰馬幾萬匹呢。」

又一小太監道︰「公公身為宣府鎮監軍,鎮朔將軍大勝,這些繳獲,自然需分給公公一部分。」

杜勛嗯了一聲︰「咱家身為監軍,還是需清正廉潔,隨便要個百八十匹戰馬就行了。」

身旁眾太監都奉承道︰「公公清正廉潔,真是我輩效仿楷模。」

杜勛嘿嘿笑起來︰「這次咱家聯合紀總督等,將地方教坊司都帶來了,給足了王斗臉面,王斗再吝嗇,也不能如往常那樣?」

……

下午未時,滾滾鐵騎,終于出現在草原西面天際,蹄聲如雷,旌旗如海,一面面火紅的日月浪濤旗,一桿巨大的大 旗若鶴立雞群在舞動的旗海飄揚,永寧侯王斗,終于率大軍班師回轉到了。

鋪天蓋地的「萬勝」聲響起舞起的日月浪濤小旗紅浪陣陣,往西面方向一直蔓延過去,還有那一片片揮舞的刀劍寒光無數屯戶百姓叫著跳著,夾道迎接得勝大軍的歸來。

看他們聲音有若天崩地裂,爆炸似的一直傳到自己耳邊,甚至身旁一些隨從也傻傻的笑,不知不覺跟著同樣歡呼,如此感染人心的力量看得大同巡撫衛景瑗神情凜然。

他冷然對宣府巡撫朱之馮道︰「朱公苦心孤詣,想讓宣府百姓忠于朝廷,想讓靖邊軍為聖上所用,只是,可能嗎?」

朱之馮也是呆呆看著,突然,他流下淚來。

身後兵備道馬國璽,知州吳植等人,皆是泣不成聲。

當日下午聲勢浩大的慰問團為歸來大軍舉行表演,演出的主力,卻是宣大地方的教坊司。

明時教坊司算是掌管國家禮樂部門,統一負責天下樂籍的調配、教習與審核。教坊司女樂其實頗具嚴肅性,一般只是賣唱表演,賣身現象只是少數而且她們大多性資聰敏,色藝超絕,算是此時曲藝主力。

興和所北面不遠,已經搭建一大片寬闊的高台,王斗等人居在台上,眾人面前皆擺著豐盛的酒菜,還有無數的將士,屯民團團三面圍坐,他們面前一樣擺著豐盛的宴席,黑壓壓人潮與酒宴浪潮鋪滿草原。

雖是吃喝與觀看歌舞,但靖邊軍將士仍然軍紀森嚴,個個眼神清明,只有屯民們興奮不已,邊吃邊看節目,真是痛快啊。

首先開始的,卻是唐時流傳下來的《秦王破陣舞》,這舞相傳乃是唐太宗李世民所編,一般將士得勝歸來皆會演奏,宋明時也非常流行,軍營將士每當興起,皆會高舞此曲,此時演之,非常應景。

戰鼓聲震,戰陣往來,配以歌節,台上王斗等人都是看得贊嘆不已,特別內一些曲調揉進龜茲音律,婉轉動听,高昂又富感染力,台下圍觀的屯民更是叫好不絕,很多人將手掌都拍紅了。

杜勛得意的看過來,心滿這王斗該滿足?

或許考慮到王斗祖上曾是江南人氏,教坊司還精心準備了一場龐大的,富麗堂皇的大型樂舞,卻是從漢時便傳下來的民間舞蹈︰《踏歌》,此時在江南為盛。

數百個秀美的女,穿著清麗的舞服,踏地為節,邊歌邊舞︰「……君若天上雲,儂似雲鳥,相隨相依,映日浴風。君若湖水,儂似水心花,相親相戀,魚躍弄影。人間緣何聚散?人間何有悲歡?但願與君長相守,莫作曇花一現……」

看著這些女妙曼的舞姿,還有柔美非常的歌曲,王斗不由有些恍惚,一時想起很多。

舞畢,他站起身來,他走到台前,看著台下眾多襝衽施禮的舞姬,王斗舉了舉酒杯,他微笑道︰「作為一個偉大的明,我們不僅需要有嚴謹的制度,更需要有豐富的人,你們使我看到這一點,我王斗感謝你們!」

台下教坊司眾女樂都是輕咬下唇,作為賤籍,她們一向飽受歧視,此次前來,也是無奈之舉,卻未想永寧侯王斗這樣尊重她們,很多人眼楮都泛紅了。

一左一右坐在王斗身邊的謝秀娘與紀君嬌則是自豪,這就是她們男人,正因為如此不拘一格,所以才能獲得如此成功。許月娥也坐在謝秀娘身旁,想起當初自己被趕出莊內,便是王斗收留自己,他確實是不一般的男人。

杜勛等人面面相覷,不少人斜眼相睨,心想這王斗越來越不著調了。

最後王斗高舉酒杯︰「此次征塞得勝,是宣大百姓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士民工商協同一心的結果,沒有你們,就不會有大軍攻入歸化,更不得滅此胡賊!」

他喝道︰「諸君,讓我們滿飲此杯!」

「滿飲!」

台下十數萬軍民將士都沸騰了,他們全部站起來,舉起酒杯。

這一夜,他們很多人都喝醉了,軍民一直歡慶到深夜,塞外寒風,也帶不走他們心的火熱!

他們知道,這樣的好日會繼續下去,而且日,會越來越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末邊軍一小兵最新章節 | 明末邊軍一小兵全文閱讀 | 明末邊軍一小兵全集閱讀